标题: 有关于RGM-79R GM II的一些问题
GMACE78



UID 23306
积分 535
帖子 540
气力 100
河蟹 26
阅读权限 30
发表于 2013-3-8 16:56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有关于RGM-79R GM II的一些问题

1.有一部分的79R是从79那里直接升级过来的,但记得有一说是一年战争结束后绝大多数的79都被升级成了79C....那么这些升级成了79R的79只是极少数么?
或者换个问法—— 一年战争后升级成79C的79大概有几成?而后来升级成79R的79和79C的大概比例又为多少~?

2.据说79R在格利普斯战役中双方共生产了1W架~?(还是有1W架的参战数?~) 那么GM II在当时是Titans的主力吗?还是高扎古才是主力?反正我记得马拉赛和巴扎姆的产量都不多,这2者应该都是少数吧。

3.79R在AEUG方是否占了绝大多数的比例?还是说Nemo居多?此外在Titans的79R在面对Nemo时有优势么。。。?

4.79R发电机出力比79Q高不少,那么是否意味着其使用光束武器的威力也较之要高?此外79R是联邦最早有全周天驾驶舱的量产机么~?我看资料上79Q好像是标准驾驶舱来着的

5.顺便问下,记得AEM里79C的文章里看到“一年战争结束后,联邦将规格各异的GM统一升级成了79C”,这里“规格各异的GM” 仅仅是指79、79[E]、79C Block0、1什么的吧???——还是说连那些79G、79GS、79SP、79SC什么的也搞成79C了。。。?

[ 本帖最后由 GMACE78 于 2013-3-8 17:36 编辑 ]

顶部
fg91

水太凉


  ♂自曝章  
UID 666
积分 6271
帖子 8465
气力 103
河蟹 212
阅读权限 60
发表于 2013-3-8 17:28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QQ
高扎从来都不是主力

79r印象里是地球圈1w+,绝不是参战量……

其余等设定帝





有缘千里来相毁
无缘对面手难欠
顶部
GMACE78



UID 23306
积分 535
帖子 540
气力 100
河蟹 26
阅读权限 30
发表于 2013-3-8 17:32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2 fg91 的帖子

那么在之前79Q是主力咯??79R是从85年刚出来时就取代79Q的还是87年战役爆发时?

顶部
seankariburt



UID 23322
积分 1061
帖子 660
气力 100
河蟹 12
阅读权限 40
发表于 2013-3-8 17:38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3 GMACE78 的帖子

至少M·A· GM Book说G、GS战后仍由扫荡残党的特务部队使用,SP一部分用于实验大气层狙击、一部分在奥克兰基地用于新装备和技术的实机试验。

顶部
combine929



  00区第一次机设活动参加纪念章  
UID 11070
积分 2804
帖子 1664
气力 102
河蟹 26
阅读权限 50
发表于 2013-3-8 20:28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2:我印象中gm2在提坦斯中的数量不是很多,巴扎姆用gundam perfect file的观点来看好像是定义为次期主力一类的的存在
3:gm2面对nemo应该没有优势,除了数量

顶部
CHIKUSYOU



UID 11749
积分 2408
帖子 1511
气力 102
河蟹 19
阅读权限 40
发表于 2013-3-8 22:28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 GMACE78 的帖子

1,79R都是从79改来的(注意这里的79是指79族系的量产机型,而不是某一特定型号)179才是新造机,光新造机就有1万左右了。79R第一批次改了58机

2,没什么双方一说,79R本来就是配给联邦正规军的,不论幽谷还是泰坦斯都只是从投靠他们的联邦军那里弄来机子而已,幽谷根本没有改造79R或生产179的能力。泰坦斯虽然掌握着一部分联邦工厂确实可以生产,但财大气粗的泰坦斯着眼的是性能更好的新机开发(所以说泰坦斯是没有79R的,只有少量生产的RMS-179(和联邦产的RGM-179区分),泰坦斯85年代被配属的用来替代Q的主力机种就是高扎

3,一个是亲幽谷联邦部队的机体,一个是幽谷自产的机体,前者数量当然占绝对优势。有无优势得看战略战术

4,假设你比一个小孩力气大不少,是否意味着你和他用同样的枪,你射出来的子弹更具伤害力?Q的主要任务是镇暴,多数是配备实弹武器,标配的光束兵器也就只有85C2,这把枪之后也成为了79R的标配装备。
驾驶舱的问题,83,84年改的79R也都是标准仓,高扎古才是首次标配全周天的量产机,直到85年以后改造的79R和新产的179才导入全周天驾驶舱。

5,指的是各种量产泛用机,任务特化机改修成泛用机那不是没事找事么

[ 本帖最后由 CHIKUSYOU 于 2013-3-8 22:51 编辑 ]

顶部
GMACE78



UID 23306
积分 535
帖子 540
气力 100
河蟹 26
阅读权限 30
发表于 2013-3-8 23:30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6 CHIKUSYOU 的帖子

话说原来79R 83年就有了~?那么Titans在当时投入的量产机里 高扎比GM II多吗~?

此外 那1W机GM II后来都到哪去了~?一部分被改成了III吗?

顶部
rage

早见纱织PRPR


UID 411
积分 7459
帖子 10251
气力 102
河蟹 224
阅读权限 60
发表于 2013-3-9 10:38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QQ
回复 #7 GMACE78 的帖子

不就是和你开始问的NEMO和79R一样的道理么?提坛子本身不屑去造179,钱不是给T3部队吃了就是扔到106和后面的108和154身上了,要知道提坛子本身的部队就不多,你看见的包括飞天南瓜那些的都是亲提坛子的联邦一般部队。


注意看清楚,6L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79R/179的主要用户是联邦部队,格战和第一次新吉恩的时候都是联邦的主力,有一部分堪用的被改成RGM-86其余的不是战争中损失掉就是当初79C改出来的老爷机状况太差的话估计就直接退役或者是扔给殖民地驻军了。反正到了独角兽那年代后妈养的地上军手上还能看见79R你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吧?





顶部
GMACE78



UID 23306
积分 535
帖子 540
气力 100
河蟹 26
阅读权限 30
发表于 2013-3-9 12:4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8 rage 的帖子

话说格战的时候联邦在做什么。。。?2边投靠吗~?一些分子倾A一些分子倾T。。?

[ 本帖最后由 GMACE78 于 2013-3-9 12:42 编辑 ]

顶部
fg91

水太凉


  ♂自曝章  
UID 666
积分 6271
帖子 8465
气力 103
河蟹 212
阅读权限 60
发表于 2013-3-9 13:15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QQ
回复 #8 rage 的帖子

我靠你换个头像结果还是那个游戏

你的意思就是老豆腐下面0083以后就开79Q以及79系列然后不理179/79R直接去换106108154?





有缘千里来相毁
无缘对面手难欠
顶部
combine929



  00区第一次机设活动参加纪念章  
UID 11070
积分 2804
帖子 1664
气力 102
河蟹 26
阅读权限 50
发表于 2013-3-9 19:56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0 fg91 的帖子

我印象中好像是在aoz1里为了决定是否采用gm2作为提坦斯制式配备机而发到t3测试的79cr这一运用试验机表现不太好,所以提坦斯跳掉了179,没有将其作为正式配备。

另回9楼:格战时联邦军内除了投靠奥古或提坦斯两个派系以外好像还有不少人选择的是见风使舵

顶部
rage

早见纱织PRPR


UID 411
积分 7459
帖子 10251
气力 102
河蟹 224
阅读权限 60
发表于 2013-3-9 22:47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QQ
回复 #9 GMACE78 的帖子

两边都不投靠,提坛子代表欧洲帮,奥古代表东亚帮两边在死磕,北美因为0083挨了一下正在墙边画圈圈,南美、毛子-东欧集团、袋鼠-南洋妹抖同盟、中东油霸集团在一边看戏。直到后来提坛子的吃相越来越难看,达喀尔开会鸭子上来演讲一番后就顺着舆论墙倒众人推集团围剿坛子了。


回复 #10 fg91 的帖子

反正我记得坛子是79Q后就贪新鲜直接106了,当初就2个选179和106,179虽说是新造比用79C改出来的那些79R肯定更好,但治标上还是1代半,106当时怎么看都都是2代机,新世代MS。只能说是当初AE广告卖得好忽悠工作做到家了把坛子给钓上了,后来看见108和154也是这样捡起芝麻丢了西瓜。

[ 本帖最后由 rage 于 2013-3-9 22:54 编辑 ]





顶部
CHIKUSYOU



UID 11749
积分 2408
帖子 1511
气力 102
河蟹 19
阅读权限 40
发表于 2013-3-9 23:17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9 GMACE78 的帖子

格战本来就是联邦家里内乱,各地军阀割据,亲幽谷的有,亲坛子的有,两不沾观望的有,墙头草谁离我近我听谁的的也有

坛子到84年中旬的时候还就指望着Q过日子了,84年底开始吸收各路研究所开发新机的同时看着联邦的79R不错,于是自己弄了几台CR做导入评估用,评估了没几天85年初AE就来推销106,正巧当时联邦已经几乎内定了106做次期主力的购入计划,坛子当然不能错过也就连着一起评估。最后结果大家都清楚,靠着低廉的价格和优秀的可维护性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政治黑幕,106顺利拿下坛子主力机的宝座,而且为了满足坛子的需求量,联邦一度只能干看着流口水,可惜的是和早期送来的评估测试用的YRMS-106不同,正式产的106换装了AE自产的炉子,这炉子有啥毛病大家都清楚,坛子发觉上了当停止购入时已经买了相当一部分数量配属部队了,结果就是到了86年底的时候,坛子宇宙的部队差不多都换装106了,但在地球的部队几乎还都在用Q,然后87年左右正式和幽谷干了起来,为此坛子扩军招揽各种三教九流,于是乎一边砸大价钱开发各路稀奇古怪的高端机给老牌的真精锐,另一边生产了一批RMS-179给那拨新来的肉鸡充数。

顶部
GMACE78



UID 23306
积分 535
帖子 540
气力 100
河蟹 26
阅读权限 30
发表于 2013-3-10 10:2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2 rage 的帖子

话说高扎原来是2代机?不是说2代机的标准是要有可动框架和钢达尼姆合金么。。。?



回复 #13 CHIKUSYOU 的帖子
原来还有这样的内幕....话说AE自产的炉子有这么糟糕??会造成不能同时时候2把光束武器。。?可AE不是产了很多炉子正常的机体么???难道是AE故意要黑T。。。

[ 本帖最后由 GMACE78 于 2013-3-10 10:25 编辑 ]

顶部
CHIKUSYOU



UID 11749
积分 2408
帖子 1511
气力 102
河蟹 19
阅读权限 40
发表于 2013-3-10 11:2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4 GMACE78 的帖子

高扎是一代机,说白了和179一样,106就是换材质换引擎的升级版F2

AE啥时候产了你所说的很多炉子正常的机子?
85年以前AE产量产机都是接的外包,设计和炉子都是其他公司接回来的,唯一搞出点名堂的GP系列数据全被摸了不说,本身高价的高性能炉子和低价又稳定的炉子科技树就分着差。
给高扎安的炉子其实算是处女作啊,泰坦斯当了小白鼠而已,话说87年末炉子的问题也解决了,过了这个瓶颈AE后来才能弄出那么多妖魔鬼怪呀

顶部
GMACE78



UID 23306
积分 535
帖子 540
气力 100
河蟹 26
阅读权限 30
发表于 2013-3-10 11:36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5 CHIKUSYOU 的帖子

是到了MSA-003和RMS-108这里炉子就正常了?

另外 为何各种神棍的AE当时偏偏炉子搞不好?仅仅是设定要求么。。。还是有啥隐情来着的。。。。

顶部
CHIKUSYOU



UID 11749
积分 2408
帖子 1511
气力 102
河蟹 19
阅读权限 40
发表于 2013-3-10 12:35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6 GMACE78 的帖子

有人说003之类的装了AE自家炉了么,自家产的处女作问题解决之前肯定不可能往其他产品上搭载,直接和几个产炉大厂签个合同定一批就可以暂时解决问题
87年末自家技术问题解决了自然就开始换装,从而挤入炉子市场占个份额,长远的讲又能降低成本。 所以90年代以后老牌的炉厂落了个不是倒闭就是被AE收购的下场
(类似iOS和Google地图的关系,106就像iOS6,换了自家地图问题多多)

为何79年作为民间产品大鳄的AE当时偏偏MS造不了?
任何技术都是逐步发展的,AE也不是一拍脑就突然能造MS的,给联邦做了好几年代工才积累出来的技术,如果说进军MS制造业AE还能靠当年作民用产品积累出来的工业基础的话,85年初入量产炉子业的AE当时就是个菜鸟,能在两年内追上甚至赶超拥有十几年基础的老牌厂商已经够逆天了

[ 本帖最后由 CHIKUSYOU 于 2013-3-10 12:39 编辑 ]

顶部
老山龙



UID 17336
积分 388
帖子 297
气力 100
河蟹 0
阅读权限 20
发表于 2013-3-10 12:36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6 GMACE78 的帖子

因为在oyw期间联邦的加布罗和月2兵工厂才是ms最大生产厂家。0079年最妖怪的78系列就是联邦自己弄出来的啊

[ 本帖最后由 老山龙 于 2013-3-10 12:37 编辑 ]





安卓——刷机是一件多么蛋疼的事
顶部
BOB009




UID 20840
积分 190
帖子 32
气力 100
河蟹 0
阅读权限 20
发表于 2013-3-10 22:12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QUOTE:
原帖由 CHIKUSYOU 于 2013-3-9 23:17 发表
格战本来就是联邦家里内乱,各地军阀割据,亲幽谷的有,亲坛子的有,两不沾观望的有,墙头草谁离我近我听谁的的也有

坛子到84年中旬的时候还就指望着Q过日子了,84年底开始吸收各路研究所开发新机的同时看着联邦的79R不错,于是自 ...

MASTER ARCHIVE中HI-ZACK在量产前决定采用AE制反应炉的记载显然不同于其他资料(Zガンダムフィルムブック  MG RMS-106说明书等)


诚如阁下所解释的那样,从生产技术角度而言,AE同老牌反应炉制造企业TAKIMU重工相较有一定的技术差距也是合理的,但MASTER ARCHIVE中提到HI-ZACK是由联邦军Granada工厂与AE共同开发,那么AE制反应炉除了本身技术原因,是否还可牵涉到开发中各方协调不利等因素?

此外考虑到OYW之后AE除了大量吸收各方军工企业,其也在OYW时期负责GM系的OEM成产,战后依旧购买EFF退役先型量产机,由此所积累的技术资本至少在量产机反应炉研发制造环节不会是'新手'吧。



关于HI-ZACK反应炉还有这样一种说法,TAKIMU重工在HI-ZACK开发年代已是AE旗下的企业。(機動戦士ガンダムMS-06アーカイブス)

[ 本帖最后由 BOB009 于 2013-3-10 22:46 编辑 ]

顶部
CHIKUSYOU



UID 11749
积分 2408
帖子 1511
气力 102
河蟹 19
阅读权限 40
发表于 2013-3-11 15:52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QUOTE:
原帖由 BOB009 于 2013-3-10 22:12 发表
MASTER ARCHIVE中HI-ZACK在量产前决定采用AE制反应炉的记载显然不同于其他资料(Zガンダムフィルムブック  MG RMS-106说明书等)

话是没错
不过高达系列因为制作年代跨度大,所以经常会有设定变化
我觉得客观分析这种变化的话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视其为没节操从而高举信书不如无书的口号,这姑且不谈
当然对于这种设定变化 官方主要还是放任自流的态度 并没有积极的去整合的意思
所以我只能在下面简单说下我个人对106这一设定的分析 仅供参考

106的设定改变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以05年剧场版上映为转折点
前期(TV系)和后期(剧场系)设定的最大不同是AE有没有搀和进来
前期设定里大都是介绍联邦系+吉翁系设计,引擎出力有问题云云,很少提及细节和AE社的存在。
直到剧场版上映前1年MG说明书里虽然还是没AE什么事,但是开始解释光束武器使用问题的细节
该资料内将其归咎于全周天驾驶舱和线性座椅的耗能过大 以及吉翁和联邦两套动力传输系统不磨合导致的能源利用率低,所以干有一个高出力的炉子但实际使用效果并不高
这个解释在当时看来也还算说得过去

但在后期设定把AE这个民间企业牵扯进来的时候就显得漏洞颇多了
如果说106是联邦开发的话 从废物利用的角度来看 即使有诸多设计缺点但还是有其价值存在的
但是如果换成AE开发的话 这就说不过去了 AE要推广的全周天+线椅包是个吃电大户 106又是一个设计上问题诸多的机体,就算不说联邦为什么会脑抽签下合同的问题,AE压轴产品的全周天+线椅包在初次登场就落此骂名多少也影响后续的商业发展啊 作为大型企业的AE应该是不会犯这种错误

所以在剧场版把106设计生产的名分推给AE以后 MG这种解释就渐渐被回避使用了
进而把问题所在从机体设计上转嫁回了引擎上 而且为了让事情合情合理 将机体设计开发和引擎的采用这两个事情搅合成了官民之间的尔虞我诈
大体上这个时期的设定分为两个版本
一个是AE原本是自己开发机体 自己设计炉子 但联邦为扶持地球公司强行指示了炉子要用takim的炉子 结果takim的炉子不支持流体脉冲 结果出了问题(takim炉有问题)
另一个版本是最初联邦就指示了要用takim的炉子进行开发 直到正式签署合同开始量产时AE突然换用了自家产的炉子 结果在使用过程中渐渐显现出了AE炉在多光束兵器同时使用时会一定几率的影响炉子出力 导致炉子出力瞬时降低的情况(AE炉有问题)

初看之下第一个版本貌似更为合理 但是细细想来 问题不少
就算takim这种老牌厂商会不负责任的扔一个不加改进的炉子给AE,但问题是这种缺陷机是怎么通过联邦和坛子的采用评估的?
假设YRMS-106就已经是takim的炉子 那问题一早就发生了 要通过评估就只有阴谋论这一种解释可行的通

而第二种解释则经得起推敲
首先评估时用的YRMS-106用的是takim的炉子 并无任何问题 然后结合优秀的整备和低廉的价格 通过评估可谓轻而易举
而到了正式投产的时候正好AE也把自家的炉子研发完成 并通过必斯特财团这个背后靠山撑腰的话 为打开市场稍微强硬一点在关键时候变更合约条件也是作为商人确实会干出来的事情。而且AE炉的问题也不是硬伤 只是有一定概率出现出力降低的情况 等联邦用着用着发现这个问题不是偶然提出质疑时,作为临时补救AE发了个附加的建议条款“不建议多光束武器并用”,另一边也在积极的查错改正

QUOTE:
原帖由 BOB009 于 2013-3-10 22:12 发表
诚如阁下所解释的那样,从生产技术角度而言,AE同老牌反应炉制造企业TAKIMU重工相较有一定的技术差距也是合理的,但MASTER ARCHIVE中提到HI-ZACK是由联邦军Granada工厂与AE共同开发,那么AE制反应炉除了本身技术原因,是否还可牵涉到开发中各方协调不利等因素?

MASTER ARCHIVE中其实并无说是由联邦军的格拉纳达工厂和AE共同开发
该系列书在现有资料考证以及原创设定上向来以精细著称 但也有很多地方会刻意回避 比如这里 并没有明确指出官立格拉纳达工厂 这就是值得推敲的地方
而格拉纳达工厂的问题其实比较复杂 一战期间属于吉翁管理zeonic社运营并且终战后被联邦夺回这两点虽然没有问题 但是之后关于该工厂的归属问题其实很少有资料提及 尤其是85年代 到底是AE和联邦都在格拉纳达有工厂 还是说是联邦管理AE运营
我比较倾向于后者 因为很少有资料提及联邦的格拉纳达工厂有什么作为。
所以基于此理解上 我觉得106的开发虽然在政治上受到一定干预 但是在设计开发中应该是不存在设计人员协调问题的

QUOTE:
原帖由 BOB009 于 2013-3-10 22:12 发表
此外考虑到OYW之后AE除了大量吸收各方军工企业,其也在OYW时期负责GM系的OEM成产,

目前除了GTO这个平行世界观里一战期间就有AE开发MS以外。官方世界观里的普遍认识是0079年间AE有向各方提供MS所需的电子器件,但并不具备开发生产的能力。战后81-84年左右通过吸收吉翁MS开发相关企业才积累了不少技术 从而拿到了联邦外包 83年在联邦技术支持下更是突飞猛进从而84年底才有了独自设计开发的能力

QUOTE:
原帖由 BOB009 于 2013-3-10 22:12 发表
战后依旧购买EFF退役先型量产机,由此所积累的技术资本至少在量产机反应炉研发制造环节不会是'新手'吧。

这一点可以参照下J11,95年12月拿到授权以后也没少鼓捣,03年才弄个单WS-10A的试验机,09年末才敢弄出双WS-10A 尽管如此第一第二批次生产份的j11B还仍旧搭载AL-31F 也说明了自产引擎还不完善
所以说像融合炉这种核心技术不是弄几台MS逆向工程鼓捣两天就能弄出来的,虽然那年代没少得到联邦的技术支持 但联邦的炉子本来就是从其他公司买来的 而且AE收购其他军工企业也是阶段性不是一股脑全弄回家的 所以AE的MS开发技术还是呈现一个阶梯性进步趋势的 毕竟MS开发牵扯到的高科技领域不是一个两个 不可一概而论

QUOTE:
原帖由 BOB009 于 2013-3-10 22:12 发表
关于HI-ZACK反应炉还有这样一种说法,TAKIMU重工在HI-ZACK开发年代已是AE旗下的企业。(機動戦士ガンダムMS-06アーカイブス)

MS-06アーカイブス这本书该说什么好呢 本身是00年的旧书新编+α本身就导致该书有不少本已经淘汰的设定再度复苏不说
新编的部分也显得缺乏考证问题多多
比如说关于takim重工在106开发年代是否属于AE这一问题上 相关文章并没给出一个立场 而是简单的罗列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
一个是已被收购的说法 该说法中甚至包含了战后没了AE的技术支持联邦很难开发出新MS这种惊天之语 由此可见该说法的可信度一般
而另一个相反的说法里 对于联邦要求AE使用takim炉的设定 我在上文中已经提出过疑问

[ 本帖最后由 CHIKUSYOU 于 2013-3-11 15:59 编辑 ]

顶部
GMACE78



UID 23306
积分 535
帖子 540
气力 100
河蟹 26
阅读权限 30
发表于 2013-3-11 18:25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20 CHIKUSYOU 的帖子

千言万语化作一声渣渣跪。。。


顺便...既然提到了第2世代MS——话说必须要满足全部条件的才能称之为2代吗??那么像是缺少钢达尼姆合金的MK-II和缺少可动框架的MSA-003、RMS-108等众就不算咯?

[ 本帖最后由 GMACE78 于 2013-3-11 18:59 编辑 ]

顶部
CHIKUSYOU



UID 11749
积分 2408
帖子 1511
气力 102
河蟹 19
阅读权限 40
发表于 2013-3-11 22:24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21 GMACE78 的帖子

线性座椅,全周天驾驶舱,可动骨架,高达尼母合金γ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部分符合的被称为一二代夹缝机
所以马克兔是1.5代
003和108都是标准的2代机,都有可动骨架

[ 本帖最后由 CHIKUSYOU 于 2013-3-11 22:29 编辑 ]

顶部
GMACE78



UID 23306
积分 535
帖子 540
气力 100
河蟹 26
阅读权限 30
发表于 2013-3-11 22:32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22 CHIKUSYOU 的帖子

原来有?果然MSL资料库的某些内容略微有点问题么。。

另外,采用了陶瓷钛复合材的杰刚算是1.5么。。。?

[ 本帖最后由 GMACE78 于 2013-3-11 22:36 编辑 ]

顶部
CHIKUSYOU



UID 11749
积分 2408
帖子 1511
气力 102
河蟹 19
阅读权限 40
发表于 2013-3-11 22:44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23 GMACE78 的帖子

虽然是复合材,但转用了高达尼母合金γ的精炼技术。所以貌似一般当2代看

顶部
BOB009




UID 20840
积分 190
帖子 32
气力 100
河蟹 0
阅读权限 20
发表于 2013-3-12 22:55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20 CHIKUSYOU 的帖子

先从文献角度来看,最早由Zガンダムフィルムブック part.1一书解释了HI-ZACK不能同时运用两种光束兵器的原因,当时首次提到了HI-ZACK更换Takim制反应炉。近年引用此说法的资料有モビルスーツ全集3 ザクBOOK,総解説ガンダム事典Ver.1.5等。 MG说明书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解释(反应炉则选择了更宽泛的介绍-联邦系制,并未提及更换问题)

综合近年各类资料均涉及HI-ZACK为多方参与的“合作”项目,这里以MASTER ARCHIVE共同开发的记载为出发点,个人倾向于HI-ZACK的“不良记录”应该是几种因素共同导致的。
1.反应炉更换导致的各类问题(复数资料均有记载)
2.新规量产机首次导入全周天+线椅包遇到了如何降低“能耗”的瓶颈(MG 说明书)
3.AE下属的反应炉开发“部门”在该技术领域的劣势(阁下的观点)
etc

另个人所说的人员协调问题主因不是“阴谋论”式的而是从组织行为学角度出发,因为无论是管理层的行事作风还是特定的企业文化造成一定程度协调不当都是较常见的。再者UC80年代中期地球资本的“保护主义”倾向是较明显的吧,同时对AE为首的月面资本的“重商主义”也颇有微词。毕竟制造出有缺陷的MS对各方都是弊大于利,但这个开发项目在启动之初便有众多不可控因素。即使AE有财团的支持,但没有企业会主动损害自身的企业形象,这类从风险管理角度来看明显不合理的行为。

此外为何EFF在明知有缺陷还签署正式量产合同呢(虽然存在早已能定的说法),在议会也能通过相关的议案?不知下述观点可否作为解释方案的一种?

1.除了首次尝试大规模技术融合的“创新”,联邦政府对ZEON技术人员的政策扶持而指定开发适合这些技术人员施展才能的量产机,在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尽量不降低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复数资料引申)从而彰显联邦政府的“人文关怀”。
2.EFF有特意提到HI-ZACK相对于“平衡性”而更重视采购成本(复数资料均有记载) 考虑到0085年前后EFF正规军的主要任务是运送,护卫各修复colony和清理宇宙垃圾(The Flag of Titans 小说),TITANS“表面”上的主要任务也仅是扫荡ZEON残党与反联邦的恐怖分子,有些许缺陷的HI-ZACK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军方的要求并且还能节省防务预算。在AE摸索完如何与联邦系企业合作的模式,同时精进了量产型反应炉的制造工艺,HI-ZACK的相关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说不定Takim在那个时期还真被AE收购了(UC0087年左右)。如果Takim通过HI-ZACK的项目使AE了解其技术上的竞争性优势在未来洽谈并购时便可获得更多主动权。
3.GM II适合的“作战区域”小于HI-ZACK可能也是原因之一【Zガンダム大百科对比图(有一定矛盾处) 勁文社】

备注:TITANS选择HI-ZACK作为主力机型原因除了考虑到组织扩编需增加MS配备数,还有其起初预定79Q负责colony内部的相关任务,而HI-ZACK负责宇宙空间的相关任务。(Zガンダムフィルムブック part.1)

关于Granada工厂仅看MG 说明书写的是HI-ZACK为Granada基地内的MS开发工厂开发的机种。
MASTER ARCHIVE是没有明确说明,但在同一页中其介绍了OYW后AE在加利福尼亚工厂和Granada工厂内推进MS的研究与开发。结合上下文后再来看Granada工厂与AE共同开发这一解说,如果都是AE下属的工厂那么记载为共同开发不就多此一举。关于当时OYW时期ZEONIC经营的(生产)设施是有资料记载在战后为AE所有。(如OFFICIALS)
但考虑到联邦接收该基地后不太可能一个工厂都没,个人倾向Granada市既有EFF的工厂(位于Granada基地)也有AE的工厂(原ZEONIC经营)。同时考虑到HI-ZACK存在由AE PLANT1开发的介绍,那么是否可认为HI-ZACK是由Granada工厂与AE PLANT1主导的合作项目。此外假定是联邦管理AE运营的话,难道该工厂是由多方控股?或者说MASTER ARCHIVE所说共同开发,EFF只负责一小部分技术开发,其他环节均由AE负责。
(另ガンダムMS-06アーカイブス在介绍生产据点的图中又一次介绍了互相矛盾的说法)

HGUC ZETA GUNDAM GRYPHIOS WAR说明书提供了一种佐证可供参考:大致是“OYW后由于EFF管控的设施运营成本过高,MS开发与量产在一定程度上委托给外部企业,其仅研发新技术”。
AE在月面也有着人力资源,原材料调配的优势且可更有效的管理供应链,综上所述EFF将管理下工厂或ZAKU系生产线“转租”,“承包”给AE或让其参股也是可能的。


GM的OEM生产: GUNDAM OFFICIALS原文提及OYW时期AE曾受EFF委托进行RGM-79的量产。

关于AE制反应炉评价“不俗”的记载可参见モビルスーツ全集3 ザクBOOK,另阁下既然提到了歼-11,就从航空发动机角度出发其设计环节要综合考虑性能,适用性,可靠性,维修性等。那么就以ザクBOOK提到了AE制反应炉出力较高,那也只是代表性能还达标,其余的几项指标中可能便有一项或多项是AE旗下反应炉设计“部门”的软肋。

个人的观点不否认AE和地球系老牌企业有技术上的差距,只是对阁下“85年初入量产炉子业的AE当时就是个菜鸟85年初入量产炉子业的AE当时就是个菜鸟”的解释略有不同意见而已。
诚然没有资料涉及AE具体何时收购相关ZEON系的反应炉制造商,但UC 0080年3月AE已着手“救济”ZEON共和国内的各军工企业,那么到了85年还是理应积累一定的量产系列机反应炉相关技术资本,当然即便掌握了技术实际生产也会遇到诸多障碍,接的又是要融合联邦技术的量产机项目,开发难度其实并不小于GP系列。




一般而言HI-ZACK由AE开发的资料源于AOZ,但撇开公式度因素,最早有相似记载的文献为1986年5月号My Anime。(小林诚的独自解说)近年涉及相关记载的资料有機動戦士ガンダムMS-06アーカイブス,機動戦士-----AE PLANT1 ,ガンダム ギレンの野望 アクシズの脅威V 公式コンプリートガイド (BANDAI NAMCO Games Books 22) ------富兰克林任职GRYPHIOS工厂前曾在AE PLANT1负责HI-ZACK的开发

顶部
CHIKUSYOU



UID 11749
积分 2408
帖子 1511
气力 102
河蟹 19
阅读权限 40
发表于 2013-3-13 13:24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QUOTE:
原帖由 BOB009 于 2013-3-12 22:55 发表
先从文献角度来看,最早由Zガンダムフィルムブック part.1一书解释了HI-ZACK不能同时运用两种光束兵器的原因,当时首次提到了HI-ZACK更换Takim制反应炉。近年引用此说法的资料有モビルスーツ全集3 ザクBOOK,総解説ガンダム事典Ver.1.5等。 MG说明书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解释(反应炉则选择了更宽泛的介绍-联邦系制,并未提及更换问题)
.............
.............
备注:TITANS选择HI-ZACK作为主力机型原因除了考虑到组织扩编需增加MS配备数,还有其起初预定79Q负责colony内部的相关任务,而HI-ZACK负责宇宙空间的相关任务。(Zガンダムフィルムブック part.1)

了解你的思路方向了,和我的思路不同,你比较倾向于结合新旧资料 在关键点不冲突的基础上将各资料衔接得出综合结论。其实平时我也比较倾向这种思路。
只不过Z相关的资料由于有剧场版杀入导致有一个变革期存在,所以在106这里我比较倾向于新旧设定分开看待
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我比较倾向把有明言AE搀和的设定和并没涉及AE内容的设定分成两个平行设定看待 互不交集 (话虽如此,其实后期不少资料也是在柔和各种设定的基础上写的,很杂乱就是了)
我之前的观点也是以此思路进行分析的
当然在全面整合资料这种思路下,得出的多因素导致机体问题的观点以及联邦收购的解释很合情合理
唯独对于全周天+线椅包能耗大这个设定我持否定态度 一来除了MG几乎再没什么严谨资料进行过引用 二来把这种高能耗的未成品大规模投入生产不符合商业利益 这一点其实从你第三段回复中也可以得出

QUOTE:
原帖由 BOB009 于 2013-3-12 22:55 发表
关于Granada工厂仅看MG 说明书写的是HI-ZACK为Granada基地内的MS开发工厂开发的机种。
MASTER ARCHIVE是没有明确说明,但在同一页中其介绍了OYW后AE在加利福尼亚工厂和Granada工厂内推进MS的研究与开发。结合上下文后再来看Granada工厂与AE共同开发这一解说,如果都是AE下属的工厂那么记载为共同开发不就多此一举。

关于MASTER ARCHIVE的设定内容,和我20l的观点一样,这里该书是可以模糊化处理的 包括“AE在加利福尼亚工厂和Granada工厂内推进MS的研究与开发”这一内容。加利福尼亚工厂的问题和格拉纳达工厂一样,是联邦的工厂?还是AE的工厂?还是联邦管理AE运营的同一个工厂?这个概念是很模糊的,虽然我比较倾向于后者。
还有共同开发这一用词,在中式思维下确实是多此一举,但其实在日式思维里很正常,日本企业责任细分的很厉害。比如说我目前打工的面包厂,属于ケーニヒスクローネ社、该社旗下还有蛋糕厂和零食厂,以及大量的店铺。但经常见到**店铺/工厂和**社共同企划的传单。
这还只是一家食品公司,AE这种跨领域大型企业的话责任分工只会更细才对

QUOTE:
原帖由 BOB009 于 2013-3-12 22:55 发表
关于当时OYW时期ZEONIC经营的(生产)设施是有资料记载在战后为AE所有。
.............
.............

AE在月面也有着人力资源,原材料调配的优势且可更有效的管理供应链,综上所述EFF将管理下工厂或ZAKU系生产线“转租”,“承包”给AE或让其参股也是可能的。

可以理解为阶段性变化
终战时联邦全权负责 期间开始搞国有民营 之后全权卖给AE
这样也解释了各资料间的差异 毕竟各资料并没有对时间区间进行细分

QUOTE:
原帖由 BOB009 于 2013-3-12 22:55 发表
只是对阁下“85年初入量产炉子业的AE当时就是个菜鸟85年初入量产炉子业的AE当时就是个菜鸟”的解释略有不同意见而已。
诚然没有资料涉及AE具体何时收购相关ZEON系的反应炉制造商,但UC 0080年3月AE已着手“救济”ZEON共和国内的各军工企业,那么到了85年还是理应积累一定的量产系列机反应炉相关技术资本,当然即便掌握了技术实际生产也会遇到诸多障碍,接的又是要融合联邦技术的量产机项目,开发难度其实并不小于GP系列。


哦 可能是我说的有歧义了 我说85年初入炉子业其实是说商品投入市场 并不是说85年才开始搞,AEJ也曾介绍过这些领域其实79年AE就想搀和 但当时技术实力有限根本连入门都入不了,终战后招揽一堆技术人员后应该一直都没间断过研究
至于菜鸟一词 是我言过了 虽然比起AE在MS相关科技领域的其他成果而言85年的炉子技术并不光彩就是了

[ 本帖最后由 CHIKUSYOU 于 2013-3-13 13:43 编辑 ]

顶部
BOB009




UID 20840
积分 190
帖子 32
气力 100
河蟹 0
阅读权限 20
发表于 2013-3-17 22:58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26 CHIKUSYOU 的帖子

就Z剧场版对HI-ZACK设定的影响,粗略查阅资料后影像作品本身未提及开发方问题,这一时期发售的相关商业资料中MIA HI-ZACK data sheet有提及AE作为开发方,相关记载应源于AOZ。
若有其他相关资料劳烦补充一下

关于全周天+线椅包,MG说明书将其列为导致HI-ZACK无法同时运用两种光束兵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有欠妥当(虽然记载的是初期制品),个人倾向于将其列为次要影响因素。其次有资料提及0085年HI-ZACK换装新型的全周天与线椅(EB NO.02)假设AE认知到上述问题后,0085年正式投产的HI-ZACK采用的是JTS-17F升级版,可能“能耗”还是略高于预期数值。   

关于"共同开发"的问题,日本人编写的书籍以日企运营方式的确是一个切入点。(当然这种模式的效率如何不在此深入讨论,至少大前研一早年就多次进行过批判)疑问在于通常AE内部的共同开发项目不是一般记载为A部门和B部门共同开发这样的吗? 比如先进开发事业部与第二研究事业等等。
当然在没明确记载的情况下阁下的观点也不否定

这里引用SD ガンダム ジージェネレーション ワールド 公式コンプリートガイド关于HI-ZACK的记载仅供参考。
大致内容是富兰克林上尉等技术官员借调至位于Granada的AE第一开发局(注1)在“官民协力体制”下开发HI-ZACK。按此说法再结合MASTER ARCHIVE相关记载,个人倾向于HI-ZACK类似“GUNDAM开发计划”那类样虽为EFF和AE的合作项目,但AE是开发的主导方。此外AE也有一段时期忙着建立HI-ZACK的生产线,说明在HI-ZACK项目中AE也负责一定规模的实际生产。
综上所述在HI-ZACK开发时期Granada工厂只是以少数技术官员为中心有限的参与开发,HI-ZACK可“通俗"的定为由AE开发。至于阶段性变化,个人比较倾向该Granada工厂GRYPHIOS战役之后被“民营化”。

相似的推论之前也有提到


注1:推测指代的就是AE PLANT1

顶部
combine929



  00区第一次机设活动参加纪念章  
UID 11070
积分 2804
帖子 1664
气力 102
河蟹 26
阅读权限 50
发表于 2013-3-18 19:18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27 BOB009 的帖子

高扎古为ae开发的出处在aoz的总集篇Advance of Z Offical Art Book Vol.1里有所提及,而在电击hobby2005年10月号日文版所附录的小册子Advance of Z Offical Art Book Vol.0(貌似是后于vol1出版)这本书里也引用这一说法。但Advance of Z Offical Art Book Vol.1是否是这一说法的最原始出处个人无法验证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2 13:19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5.0  © 2001-2007 Comsenz Inc.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Mobile Suit League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