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变形机能在宇宙中到底有用吗? [打印本页]

作者: finalblackwing    时间: 2008-1-5 11:18     标题: 变形机能在宇宙中到底有用吗?

例如Z高达.
MS和WR形态
在地球上,还能理解WR形态减少了空气阻力,比起MS形态有着更好的加速,制空和突击能力
但在宇宙用,受到的引力远没地球来的大.而且没空气阻力,如果在总推进力相同的情况下WR的运动性要比MS低

那当时,除了多用型的可变形MS外,基本只用于宇宙战的MS,拥有变形机能不就是多次一举了?
特别是哈曼时代的吉翁的伽扎C,伽扎D之类的机体,感觉变形技能很多余啊
作者: kencjj    时间: 2008-1-5 11:47

变形后就是MA和MS的区别了....
作者: Ramba    时间: 2008-1-5 11:56

多数机体变形后推进器都会集中到后方,以此得到比MS形态更大的推力,便于快速展开队形以及抵达/撤离战场。简单来说,变形机构是拿来移动的,不是拿来作战的,就像中世纪的龙骑兵和骑铁

[ 本帖最后由 Ramba 于 2008-1-5 11:58 编辑 ]
作者: finalblackwing    时间: 2008-1-5 12:02

那不是只要给MS装个大堆力的推进器不就可以了?毕竟UC的机体都不受能源制约~~
作者: darkking1200    时间: 2008-1-5 12:03



QUOTE:
原帖由 finalblackwing 于 2008-1-5 12:02 发表
那不是只要给MS装个大堆力的推进器不就可以了?毕竟UC的机体都不受能源制约~~

死重怎麽解决?

後面這半句加的真虛。U.C.的核融合爐只是提供機體動作、電子系統、武器系統的能源。多數機體的推進器依然是要靠焼燃料的。只有極少數的機體有動力爐直接供給推進系統的設計。

[ 本帖最后由 darkking1200 于 2008-1-5 12:11 编辑 ]
作者: Ramba    时间: 2008-1-5 12:04

用完就扔的很不经济,一直装在上面又影响性能
作者: finalblackwing    时间: 2008-1-5 12:17



QUOTE:
原帖由 darkking1200 于 2008-1-5 12:03 发表

死重怎麽解决?

死重?

QUOTE:
原帖由 Ramba 于 2008-1-5 12:04 发表
用完就扔的很不经济,一直装在上面又影响性能

当时已经有了MS支援用的踏板了,用这个,比起开发变形技能要经济的多了吧
从0093也可以看出这东西的实用性了
作者: hubertli    时间: 2008-1-5 12:28



QUOTE:
原帖由 darkking1200 于 2008-1-5 12:03 发表

死重怎麽解决?

後面這半句加的真虛。U.C.的核融合爐只是提供機體動作、電子系統、武器系統的能源。多數機體的推進器依然是要靠焼燃料的。只有極少數的機體有動力爐直接供給推進系統的設計。 ...

請問閣下所指的「極少數的機體有動力爐直接供給推進系統的設計」包括了哪些?
作者: Ramba    时间: 2008-1-5 12:29

当时的开发人员能看到0093年的情况吗?

如果我给你两个选择,1是让你可以随意的飞起来,2是让你坐飞机,你选哪个?多数人都会选1,毕竟天生的能力比加外挂更吸引人
作者: rage    时间: 2008-1-5 13:01     标题: 回复 #7 finalblackwing 的帖子

死重指的是因为当时的技术限制而不能把推进器和动力炉这些大家伙小型化,如果像你设想的情况,加推进器(燃料不足)——加燃料(重量再增加)——加推进器(燃料又不足)........
这样就会进入设计死循环。
作者: 绿色森林    时间: 2008-1-5 13:02

变形不是UC那个时代的需求
只是模型商们的需求罢了
作者: finalblackwing    时间: 2008-1-5 13:08



QUOTE:
原帖由 Ramba 于 2008-1-5 12:29 发表
当时的开发人员能看到0093年的情况吗?

如果我给你两个选择,1是让你可以随意的飞起来,2是让你坐飞机,你选哪个?多数人都会选1,毕竟天生的能力比加外挂更吸引人 ...

只是单指在宇宙方面
对于只是为了进军和撤离来说,外挂相比内构复杂化来说,还是比较经济实惠的

而且,我只想知道,在MS的推理,有条件达到变形后MA的推力的话
宇宙中,变形机能是不是就没必要了?
作者: Ramba    时间: 2008-1-5 13:15

还是那句话,增加机体本身的能力永远比附带消耗性外挂更具吸引力。比如说楼宇节能,装一套变频器系统要很多钱,但还是有很多大楼都做了,为什么?因为大家觉得一次性投资后永久性节省比每个月多花钱要划算。

MS形态不可能把所有推进器置于同一方向,因此其推力永远不如将其本身推进器集中后所变成的MA

[ 本帖最后由 Ramba 于 2008-1-5 13:19 编辑 ]
作者: JEST    时间: 2008-1-5 13:23

变形能获得MS形态下所得不到的强大加速力,原因自然有上面所说的推进器喷嘴比较集中的一点。但是,在GUNDAM动画里所出现的第一部可变机貌似是阿修玛吧(后来补的AOZ另算)。由此,变形所带来的另一大优势,大气层内的空中作战能力。

纯粹只在宇宙中使用的可变MS……?ZZ里的贾姆鲁·芬队?貌似其是靠变形改换武装系统,使其在MA模式下能使用HI-MEGA-CANNON。还有么……貌似在宇宙中能变形的话,或许会对陨石带的战斗比较有利吧…………
作者: kaitosindbad    时间: 2008-1-5 14:43

主要还是MS的喷口分布在全身各处而MA较为集中。那要MS达到MA的推力,那么MS的成本或者活动时间就会大大超过MA。所以可变MS可以说是一个功能的集合。战时可以使用MS的机动性,移动时则有MA的速度,而且这两者的变化不需要额外的成本。
作者: BoomANGLES    时间: 2008-1-5 15:21



QUOTE:
原帖由 绿色森林 于 2008-1-5 13:02 发表
变形不是UC那个时代的需求
只是模型商们的需求罢了

UC的变形模型不怎么样的~特别是Z
作者: finalblackwing    时间: 2008-1-5 15:30

照这样的话,那之后停止制造和开发真是可惜啊......
全都被小型化MS取代了.......
作者: JEST    时间: 2008-1-5 15:36



QUOTE:
原帖由 finalblackwing 于 2008-1-5 15:30 发表
照这样的话,那之后停止制造和开发真是可惜啊......
全都被小型化MS取代了.......

只是越变越奇怪了而已……参看海盗,V等。

[ 本帖最后由 JEST 于 2008-1-5 15:37 编辑 ]
作者: JimRaynor    时间: 2008-1-5 15:54



QUOTE:
原帖由 finalblackwing 于 2008-1-5 15:30 发表
照这样的话,那之后停止制造和开发真是可惜啊......
全都被小型化MS取代了.......

到了小型化MS時代仍然有變形機,V時代贊斯卡羅帝國起碼有幾種都是。

MS形態下的各個推進噴口的位置比較分散,主推進分佈于背部、尾部和腳部,這樣就不可避免存在力矩的問題,力被分散導致不能100%達成推進效率,變成MA形態后把主推進噴口都集中到後方一個方向,就能更好的在更短時間内獲得更多的加速度,提高機體的衝刺能力,而且可變型就意味著MS和MA兩個狀態能夠隨時轉變,使機體的運用更加靈活(簡單的來説就是逃走也方便……)。

如果像LZ說的不可變形初始帶一個大的推進器,那麽達到戰場就要丟棄,返回的時候你難道還能自己裝上?

[ 本帖最后由 JimRaynor 于 2008-1-5 15:55 编辑 ]
作者: finalblackwing    时间: 2008-1-5 17:16



QUOTE:
原帖由 JimRaynor 于 2008-1-5 15:54 发表


到了小型化MS時代仍然有變形機,V時代贊斯卡羅帝國起碼有幾種都是。

MS形態下的各個推進噴口的位置比較分散,主推進分佈于背部、尾部和腳部,這樣就不可避免存在力矩的問題,力被分散導致不能100%達成推進效率,變成MA形態后把主推進噴口都集中到後方一個方向,就能更好的在更短時間内獲得更多的加速度,提高機體的衝刺能力,而且可變型就意味著MS和MA兩個狀態能夠隨時轉變,使機體的運用更加靈活(簡單的來説就是逃走也方便……)。

如果像LZ說的不可變形初始帶一個大的推進器,那麽達到戰場就要丟棄,返回的時候你難道還能自己裝上?

V时代的变形机,已经"变形"的离谱了~~

PS:我的观点中可没有带个大型推进器,然后再丢弃的观点啊~~
就算装了大型的推进器,真的有必要丢弃嘛?
例如MSA-0011[Bst] S Gundam Booster Unit Type
作者: 持镰者    时间: 2008-1-5 17:18

有多少东西的能上那种变态的超大型推进器,又有多少大型推进器的推理能完全弥补自身的死重?S-Bst是专门的高速突击形态,根本不考虑近距格斗的机动性,你能要所有MS都这样?直到格斗时拖着个巨大的东西很麻烦么?
作者: 金地院崇传    时间: 2008-1-5 17:41



QUOTE:
原帖由 finalblackwing 于 2008-1-5 17:16 发表

V时代的变形机,已经"变形"的离谱了~~

PS:我的观点中可没有带个大型推进器,然后再丢弃的观点啊~~
就算装了大型的推进器,真的有必要丢弃嘛?
例如MSA-0011 S Gundam Booster Unit Type ...

不丢?那更好。1.增加被弹面积  2.增加机体重量,降低运动性 3.燃料烧光后P用没有

S高达那样?记得你刚才还在考虑成本问题吧?一会儿就忘了?
作者: jojog    时间: 2008-1-5 18:21

MA型态格斗战....
作者: darkking1200    时间: 2008-1-5 18:23



QUOTE:
原帖由 jojog 于 2008-1-5 18:21 发表
MA型态格斗战....

有速度,有衝量。學騎兵搞衝擊就成了。U.C.史上被這麽撞死的又不是沒有。
作者: 基本无害    时间: 2008-1-5 19:50



QUOTE:
原帖由 darkking1200 于 2008-1-5 18:23 发表

有速度,有衝量。學騎兵搞衝擊就成了。U.C.史上被這麽撞死的又不是沒有。

SYS什么的,应该就是相当现在飞机上的副油箱。副油箱再好,也还是比不上机内油箱的重要性。

MA有速度,有冲量,但命中在哪里?对战舰之类的这样还可以,但对MS这样有一定机动能力且相对较小的目标而言冲击的效率不高。骑兵冲击也是建立在骑兵集团对步兵集团的基础上的。太空战中哪有那么密集的目标去冲击啊?
另外冲击的话纵然敌机大破,但对自己的伤害也不小啊。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
个人认为MA形态冲击是最后手段,不到万不得已是不用的。

另外说到“U.C.史上被這麽撞死的又不是沒有”。。。UC历史上还有用BALL打掉6架RICK DOM的,难道对RICK DOM用BALL就可以了?
作者: darkking1200    时间: 2008-1-5 20:00

既然有人提出MA形態下要格鬥戰能力,某這不是給他找嘛。
作者: 绿色森林    时间: 2008-1-5 21:19



QUOTE:
原帖由 BoomANGLES 于 2008-1-5 15:21 发表

UC的变形模型不怎么样的~特别是Z

要看时代背景的啊,当时变形是主流,自然就要求高达也会变了
作者: Achemonde    时间: 2008-1-5 22:07

我借地问个问题,Z时代的其他可变MS我还能理解,但是谁能告诉我Gaza-C的变形系统的优势在哪里?仅仅两条腿一折叠,也没见得集中推进器。我抱有同样疑问的还有汉布拉比,难道这两种机型的MA形态仅仅是为了减小被弹面积?
作者: 159357    时间: 2008-1-5 22:36

Z看到的是MACROSS的大热 所以剧中很多的变形机  但是 机设的限制造成 MA形态好看的不多
作者: JimRaynor    时间: 2008-1-6 01:22



QUOTE:
原帖由 159357 于 2008-1-5 22:36 发表
Z看到的是MACROSS的大热 所以剧中很多的变形机  但是 机设的限制造成 MA形态好看的不多

對“Z時代TMS好看的不多”完全不贊同,相反,我覺得多數TMS都很美。其中Z、加布士尼、嘉普蘭、阿西瑪、精神力高達系列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至於GAZA系列,本身就是從工業作業用MS廉價轉換而來的,MA、MS性能差距不大可以理解……兩個大爪你可以認爲那是用來衝刺時“爪擊”用的,另外那雙腿伸展開來是當砲臺基座用的,GAZA C整體就成了砲臺了……

[ 本帖最后由 JimRaynor 于 2008-1-6 01:27 编辑 ]
作者: JEST    时间: 2008-1-6 02:10

008X年的TMS很美啊。个人觉得Z和ZZ里的一票TMS的变形单纯从设定来说,是最丰富多采的。

到了以后的GUNDAM作品里,很难出现这种区别甚大而不缺乏统一感的非主角系MS/MA了。
作者: finalblackwing    时间: 2008-1-6 10:26



QUOTE:
原帖由 金地院崇传 于 2008-1-5 17:41 发表

不丢?那更好。1.增加被弹面积  2.增加机体重量,降低运动性 3.燃料烧光后P用没有

S高达那样?记得你刚才还在考虑成本问题吧?一会儿就忘了?

那那些大型MA和MS是怎么处理的?
作者: finalblackwing    时间: 2008-1-6 10:35



QUOTE:
原帖由 持镰者 于 2008-1-5 17:18 发表
有多少东西的能上那种变态的超大型推进器,又有多少大型推进器的推理能完全弥补自身的死重?S-Bst是专门的高速突击形态,根本不考虑近距格斗的机动性,你能要所有MS都这样?直到格斗时拖着个巨大的东西很麻烦么? ...

不需要全部,也可以部分,根据不同战况
当时也没任何一个阵营将所有机体,全部投入可变式MS啊
而且如果说可变式的优势真的那么大的话
之后也不会被SYS取代了
作者: finalblackwing    时间: 2008-1-6 10:53

顺便问下,MS在变为MA形态后,能够增加多少推力?是MS的多少倍?
难道就不能够靠稍微提高MS的主推进器来提高吗?
况且,可变式相对通常MS来说皮薄,再加上变形关节,接口问题
作者: 持镰者    时间: 2008-1-6 10:54

可变的问题不是性能不好。可变机的战术灵活度,编制灵活度都很高。真正的问题是成本和结构复杂。但不能由此否认TMS存在的价值。TMS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在MS形态或者高速形态之间切换,灵活适应各种战况进行格斗或突击或撤退,这是外挂式推进器所不能企及的

MS形态的缘故,即使再提高主推进器推力也会有其他控制点分布在其他方向从而无法集中推力

[ 本帖最后由 持镰者 于 2008-1-6 10:56 编辑 ]
作者: finalblackwing    时间: 2008-1-6 10:58



QUOTE:
原帖由 持镰者 于 2008-1-6 10:54 发表
可变的问题不是性能不好。可变机的战术灵活度,编制灵活度都很高。真正的问题是成本和结构复杂。但不能由此否认TMS存在的价值。TMS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在MS形态或者高速形态之间切换,灵活适应各种战况进行格斗或突击或撤退 ...

TMS的价值的确是挺高的,但我总觉得,在地球上更能体现出它的优势~~
作者: 持镰者    时间: 2008-1-6 11:03

在地球上也只是作为高速截击而已,碰到战斗机照样被车。毕竟是靠推力硬推的东西。
作者: Ramba    时间: 2008-1-6 11:32



QUOTE:
原帖由 finalblackwing 于 2008-1-6 10:26 发表

那那些大型MA和MS是怎么处理的?

1.IF,一击脱离

2.那些东西的运动性从来就没好过

3.一击脱离
作者: gtavc    时间: 2008-1-6 14:43

S-Bst是什么?
作者: JimRaynor    时间: 2008-1-6 15:03



QUOTE:
原帖由 gtavc 于 2008-1-6 14:43 发表
S-Bst是什么?

MSA-0011(Bst) S Gundam Booster Unit Type

還有著名的MSA-0011(Bst)303E Ex-S Bst Deep Striker深度打擊

有種東西叫MSL機體數據庫和谷歌,你不會用?
作者: JEST    时间: 2008-1-6 17:36

BST


303E



作者: gtavc    时间: 2008-1-6 19:04

sys是什么?
作者: Sanguinius    时间: 2008-1-6 20:33

这种东西不用太较真吧。。。本来就是动漫作品。
要较真的话,我觉得MS这种东西都是不现实的。
作者: 光速21    时间: 2008-1-6 21:28

变型的机动战士,可以较容易避开敌人的刹那间的攻击啊
作者: 金地院崇传    时间: 2008-1-6 21:34



QUOTE:
原帖由 光速21 于 2008-1-6 21:28 发表
变型的机动战士,可以较容易避开敌人的刹那间的攻击啊

来不及作回避机动,倒来得及变形?
作者: rage    时间: 2008-1-6 22:51



QUOTE:
原帖由 gtavc 于 2008-1-6 07:04 PM 发表
sys是什么?

副飞行系统,就是MS所踩的滑板。
作者: darkking1200    时间: 2008-1-6 23:13



QUOTE:
原帖由 rage 于 2008-1-6 22:51 发表

副飞行系统,就是MS所踩的滑板。

那是SFS……
作者: JUSTICE    时间: 2008-1-7 13:44

不过总的来说,变形系统还是被证明在宇宙中不那么实用——不是不好用,成本和维护有问题

所以最后普遍运用的还是SFS
作者: 量产重甲    时间: 2008-1-7 14:54

ms加入变形机构使得结构重量结构强度生产成本日常和战场维护这些问题都复杂化了,所以以后不搞了吧~


作者: cc002266    时间: 2008-1-7 19:48

都是熱核噴射/火箭並用引擎吧?


附帶一問,熱核火箭對於傳統火箭的優勢在哪裡?
作者: fg91    时间: 2008-1-7 20:25



QUOTE:
原帖由 cc002266 于 2008-1-7 19:48 发表
都是熱核噴射/火箭並用引擎吧?


附帶一問,熱核火箭對於傳統火箭的優勢在哪裡?

高比冲
作者: 一文字忍    时间: 2008-1-11 10:57

正好赶上了我感兴趣的话题,举几个例子。

VF-1:在宇宙中反而采取了最宽翼展,一方面是为了实现大气圈内不可能实现的高载弹量,另一方面是为了使翼端配置的姿势控制喷嘴获得最大的力矩。VF的战法:集团高速突进、导弹齐射、分散人形狗斗、高速撤退
阿诗玛:Titans全球制压战略的产物,可以单体飞行、迅速调配的大气圈内TMA,兼具低轨拦截功能。在MA形态下约等于MS+SFS,在MS形态下比一般的MS具有更好的滞空性能。舍弃导弹和实体弹,改用大口径光束武器就是为了降低调动过程中的集体载荷。
加普兰:阿诗玛地轨拦截功能的替代品,以MA形态脱离大气圈为主要出发点。
跳狗、汉布拉比:通过增加MA的可动肢提高AMBAC性能,因此腿部基本没有喷口,也不存在推进力集中的设计。汉布拉比如果不舍弃了了集团肉搏战法,就完全可以简化成第一代MA,是MA状态射击战、MS状态纯格斗的代表。
Zeta:小部队高速突破、单体突入大气层实施外科手术战术的产物,因此MA形态只拥有自卫程度的武装,其设计强调MS形态下的通用性,因此被定义为TMS。
Z-Plus:与Zeta相反,可以说是阿诗玛的AEUG版本。
ZZ:必须与战舰搭配运用的变形合体验证机。其G-Fortress形态验证意味远远大于使用价值,因此很快成为了废案。
V:M驱动系统小型化解决了G-Fortress在大气圈内运用的多个瓶颈,逆向运用阿诗玛设计思路的游击战专用机,在搭配了Dash组件后成为了ZZ在后世唯一的子孙。







































红蜘蛛:不用怀疑,丫变成F22就是为了打入米帝内部卧底,睡大觉的时候还有人类侍候着……
作者: JUSTICE    时间: 2008-1-11 11:11

以阿诗玛的推力、体积和形状来看,我怀疑设计的时候是否考虑过MA形态可以当作SFS用

就像Z
作者: 一文字忍    时间: 2008-1-11 11:23

我怀疑Z设计的时候有没有兼顾SFS的功能。你看,不载MS的时候还勉强是个飞机,载了就降格为滑翔伞(高空)和地效飞行器了,这性能的SFS谁敢列装
作者: JUSTICE    时间: 2008-1-11 11:33



QUOTE:
原帖由 一文字忍 于 2008-1-11 11:23 发表
我怀疑Z设计的时候有没有兼顾SFS的功能。你看,不载MS的时候还勉强是个飞机,载了就降格为滑翔伞(高空)和地效飞行器了,这性能的SFS谁敢列装

SFS分两种。一种是战斗用的,另一种是纯运载用的。话说土台最初的运用思路不也是“把MS快速运到战场,然后从空中火力支援”么
作者: 一文字忍    时间: 2008-1-11 11:55

好的,我被说服了。毕竟G-Rider也飞不高
作者: 南十字星_lm    时间: 2008-1-11 14:49



QUOTE:
原帖由 JUSTICE 于 2008-1-11 11:11 发表
以阿诗玛的推力、体积和形状来看,我怀疑设计的时候是否考虑过MA形态可以当作SFS用

就像Z


AOZ的图片,阿诗玛的原型机——宇宙用测试机,明显兼具SFS的功能。


图中右侧是大气圈内测试型,图片显示出即使是大气圈用型,在设计初衷也存在SFS功能运用的考虑

作者: 持镰者    时间: 2008-1-11 17:34

好吧,阿诗玛一共68+28T的推力,重力下站上一部MS会掉下去
作者: 南十字星_lm    时间: 2008-1-11 18:20



QUOTE:
原帖由 持镰者 于 2008-1-11 17:34 发表
好吧,阿诗玛一共68+28T的推力,重力下站上一部MS会掉下去

请注意,AOZ中的阿诗玛与一般的量产型是不同的,我贴图中用于SFS运用的阿诗玛各部明显增加了飞行用强化部件,而且T3的阿诗玛在双脚部也新增了TR系列机体通用的新型核融合引擎。所以用量产型的数据来推测,是否有些武断。
作者: 持镰者    时间: 2008-1-11 18:23

我是对正义说的
作者: gtavc    时间: 2008-1-11 18:28

变形后,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吗?
作者: 持镰者    时间: 2008-1-11 18:33

靠推力硬推
作者: gtavc    时间: 2008-1-11 18:36

为什么不设计的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这样的话在地球也有有时了啊?
作者: 持镰者    时间: 2008-1-11 18:38

你设计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又能在MS形态发挥强大战力的东西去

TMS首先注重的是身为MS的泛用性而非作为飞机的泛用性。你以为TMS使用来代替飞机的?
作者: gtavc    时间: 2008-1-11 18:40

但是,聊胜于无啊?
像MACROSS里的啊?
作者: 持镰者    时间: 2008-1-11 18:42

你去跟议会说,用TMS替代飞机。什么?性能不行?没事,聊胜于无。给我1000亿完成换代计划。
作者: kencjj    时间: 2008-1-11 19:37

什么叫聊胜于无,不在其位不谋其事,战机的地位到UC200也不能被完全代替,就那旧世纪靠硬推的破烂还做那么全....

就算做成VF那种,也不是18M级的....

18M级的话,不用打自己会散....
作者: 南十字星_lm    时间: 2008-1-11 22:56



QUOTE:
原帖由 持镰者 于 2008-1-11 18:33 发表
靠推力硬推

T3的测试型阿诗玛不是光靠推力硬推的,很明显设计上有利用空气动力原理思路。(当然效果如何,只有等SUNRISE自圆其说了。)


测试型搭载了平衡翼和垂直上升用辅助推进器


QUOTE:
你设计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又能在MS形态发挥强大战力的东西去

TMS首先注重的是身为MS的泛用性而非作为飞机的泛用性。你以为TMS使用来代替飞机的?

还是有这东西存在的。卡拉巴改良的MSZ-006D,其waverider形态性能是可以与战斗机媲美的,当然其造价也是相当高昂的了(z-plus系列第二贵)。
作者: 一文字忍    时间: 2008-1-11 23:08



QUOTE:
原帖由 gtavc 于 2008-1-11 18:36 发表
为什么不设计的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这样的话在地球也有有时了啊?

大口径光束炮不可能符合空动学原理。导弹又不符合战术思想。好好看看我之前的回帖
作者: 持镰者    时间: 2008-1-12 12:25



QUOTE:
原帖由 南十字星_lm 于 2008-1-11 22:56 发表

T3的测试型阿诗玛不是光靠推力硬推的,很明显设计上有利用空气动力原理思路。(当然效果如何,只有等SUNRISE自圆其说了。)


测试型搭载了平衡翼和垂直上升用辅助 ...

D型作通用战斗机,甚至包括舰载型。然而这种东西还是MS性能为核心的。空气动力学来讲TMS怎么也拼不过飞机,高速情况下大腿部光束炮会不会散架很值得怀疑。
作者: 一文字忍    时间: 2008-1-12 13:37

D型的存在有一个非常脑残的的官方设定:超音速战斗机的设计技术已经失传了(阿纳海姆刊)
作者: darkking1200    时间: 2008-1-12 13:48

AEJ的意思是……因爲沒有生産需求和技術重心傾斜,很多子部件廠商破産、倒閉、轉産,所以一些設備缺乏重要的零部件。這是OYW之前的情况。之後聯邦政府掏錢專門扶持了一批這種專項工廠。
作者: key-blue    时间: 2008-1-12 16:27

VF的战法适合TMS&TMA????
作者: darkking1200    时间: 2008-1-12 16:31



QUOTE:
原帖由 key-blue 于 2008-1-12 16:27 发表
VF的战法适合TMS&TMA????

根本不是一回事。
一個是能變形的飛機,一個是能飛的MS/MA
作者: kosgod    时间: 2008-1-27 12:53

Z的冲浪模式还有能下降地球圈的功能呢
作者: 持镰者    时间: 2008-1-27 12:58

WR的首要设计目的就是突入大气圈

以后注意,没有必要的情况下禁止挖坟

[ 本帖最后由 持镰者 于 2008-1-27 17:03 编辑 ]
作者: kosgod    时间: 2008-1-27 17:00



QUOTE:
原帖由 持镰者 于 2008-1-27 12:58 发表
WB的首要设计目的就是突入大气圈

以后注意,没有必要的情况下禁止挖坟


这帖子是在第一页我才回的 我不知道是坟啊
作者: 持镰者    时间: 2008-1-27 17:02

2个多周前的旧帖子了。没有有意义的观点建议不要回。虽然规定写的是一个月的算旧帖,但我想大家都不喜欢看到这样的帖子

[ 本帖最后由 持镰者 于 2008-1-27 17:03 编辑 ]
作者: WOHAIHAO    时间: 2008-1-29 18:03



QUOTE:
原帖由 finalblackwing 于 2008-1-5 12:17 发表

死重?


当时已经有了MS支援用的踏板了,用这个,比起开发变形技能要经济的多了吧
从0093也可以看出这东西的实用性了

木屐的话,进入战场是很容易,而且还能当盾牌,但问题是脱离战场时怎么办?毕竟还是自己能巡航比较好啊
作者: 水舞风吟    时间: 2008-2-1 00:19

个人感觉
MS对变形能力的追求就好比现在战机对超音速巡航的追求
两者的目的差不多
都是为尽快的进入战场和脱离战场




欢迎光临 机动战士联盟MSL (http://bbs.cnmsl.net/)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