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讨论]RX-78-8真的存在么? [打印本页]

作者: rsm01    时间: 2009-3-20 11:03     标题: [讨论]RX-78-8真的存在么?

网上翻了点,竟然发现有图。。。



之前设定都没见到过。。。。
作者: 5inlove    时间: 2009-3-20 11:50

确实存在,不过就知道他存在~~其他资料无~LZ你那个应该是同人吧~
作者: mess    时间: 2009-3-20 13:12

连样子等一切资料都没有吗?



AE签名禁止

[ 本帖最后由 持镰者 于 2009-3-20 14:09 编辑 ]
作者: zetaplus    时间: 2009-3-20 16:35

我始终在想,作为一台尚未定型的试验机,生产了8台和足够组装几十台的零件是不是太多了?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09-3-20 16:38     标题: 回复 #4 zetaplus 的帖子

作为试验机有必要为量产机日后作用提供数据,这些零件跟装备是必须的
作者: zetaplus    时间: 2009-3-20 17:42

问题是作为验证机,有必要生产八架么?参考小龙,试验机只有四架。现实中有生产八架的验证机的先例么?
作者: zeonforever    时间: 2009-3-20 18:25



QUOTE:
原帖由 mj300 于 2009-3-20 16:38 发表
作为试验机有必要为量产机日后作用提供数据,这些零件跟装备是必须的

其实也就是对于不同装备进行不同状态的试验吧。。。
作者: WRL1911    时间: 2009-3-20 21:42

仔细看看机体的细节吧……你会发现他真的不是拿GP-01改出来的……设定存不存在小白就不知道了……
作者: ZAKU42003    时间: 2009-3-20 21:49

781:实验型,数量不明.有说法是所有的78开始都是781......
782:试作型,这台太出名了.......
783:MC试验
784:MS用大型光束炮
785:MS用大型格林炮
786:炮击型
787:宇宙用特化?未赶上OYW...
788:设计中迎来终战,结果连设计都没完成(似乎....)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09-3-20 23:21



QUOTE:
原帖由 WRL1911 于 2009-3-20 21:42 发表
仔细看看机体的细节吧……你会发现他真的不是拿GP-01改出来的……设定存不存在小白就不知道了……

就算開發出來,也不過是GP00同期企業競標的參與機型罷了
作者: shikken    时间: 2009-3-21 00:50

等到40周年笨呆就可以把它从坟里拉出来圈钱了
作者: RX-78-8    时间: 2009-3-21 10:54

官方说法是承认存在~但无图~


你那个图未必是官方的~据推测可能是F90近似~




另~LS~我觉得不用等40周年的~~

眼下~RX-78-7不已经出来了么???


兄弟机相残或者升级换机那可是B社的老套路啊~
作者: Leaf.chai    时间: 2009-3-21 12:52

我比较好奇的后面一张图上的PTYPE EX MISSION是指什么类型的MISSION
作者: 5inlove    时间: 2009-3-21 13:43



QUOTE:
原帖由 ZAKU42003 于 2009-3-20 21:49 发表
781:实验型,数量不明.有说法是所有的78开始都是781......
782:试作型,这台太出名了.......
783:MC试验
784:MS用大型光束炮
785:MS用大型格林炮
786:炮击型
787:宇宙用特化?未赶上OYW...
788:设计中迎来终战,结果连设 ...

请问MC实验是什么?
作者: coxbass    时间: 2009-3-21 13:48



QUOTE:
原帖由 5inlove 于 2009-3-21 13:43 发表

请问MC实验是什么?

磁气覆膜啊
作者: SvRoseburg    时间: 2009-3-21 17:09

光Proto Type就有8台了....

1-3大家都知道...其他的同系列我问过蛋...后面6台似乎是以素体状态送到各地作为数据收集用了.
作者: lion    时间: 2009-3-21 17:28



QUOTE:
原帖由 zetaplus 于 2009-3-20 17:42 发表
问题是作为验证机,有必要生产八架么?参考小龙,试验机只有四架。现实中有生产八架的验证机的先例么?

完全有必要,不过验证机这个名称不准确,这个名称多用于指技术验证机,例如美国的X系列,但是78远远超越这个范畴。更多地,我认为它是试作型。以现代战机为例,一架战机出图纸后,先要做两架全尺寸模型,做风洞试验,然后才是实机生产。然后是会生产大约4~6架试作型,为求安全,这些试作型的性能数据会略略低于生产型,这些试作型的任务就是白老鼠,大部分飞控数据和性能参数都要它得出,例如最大攻角限制,最大实用升限,最大跃升升限,这些在风洞是做不出来的,都要用实机和人飞出来。然后还有武器系统,火控系统,飞控系统的磨合,调较,实机余量和设计余量测定,考虑到战机的重要性,还要有专门的武器系统验证用的试作型,确保所有武器系统都能在不影响飞行质量的前提下使用,部分武器如响尾蛇,要验证武器和载机的之间的影响,例如,载机外形和发动机红外特征就会影响响尾蛇的最大离轴角,而载机雷达性能就会影响中程导弹的性能(部分可能出现载机雷达无法引导导弹),例如使用多普勒雷达就无法100%发挥AIM120X的性能。试作型的性能如果合乎设计要求和安全要求(这可能还没结束试飞,因为其后还有武器试验),就会开始生产预生产型,一般来说,预生产型可能会性能比生产型好,但是可能存在不稳定,人机互动差,安全性差的隐患。预生产型是直接交付作战部队的,也要求以战时或训练的极限条件,就是为了前线人员用极限条件和作战经验提供意见,新生装备(如ms,tank)还要验证作战性能,部分要交付极端环境考验(也有用验证机做的)如酷热,寒冷等,预生产型一般在十数架到数十架不等。预生产型之后就是生产型。而有计划的特殊装备的加装多在预生产型阶段开始验证。
所以说,以工程学的角度来说,RX系列生产8架不仅有必要,还大大不足,因为随着时代的更新,装备必定是越来越复杂的,以RX系列来看,实际上能算得上试作型只有1~3号,以后就已经是特殊装备验证机了,在现代,除非是很不赶时间和预算太紧,或者对于装备部队没有信心,否则是决不会仅生产3架试作型的,这样的话连保证一架次每天都不能(试作型的整备很复杂的),一般同时推出2架,轮流飞,3,4号做后备或者武器试验,或者特殊重点设备/技术,如3号的MC试验,又例如某国刚刚开始做静不稳定飞机,1号机就是静稳定构型,2号打后才是静不稳定构型。
作者: ZAKU42003    时间: 2009-3-22 22:00

话说,RX-78系列的剩余零件一共搞了多少台RX-79[G]啊?
作者: cxasuka    时间: 2009-3-23 00:52

--------------------|--->[E]
                    |
V->RX-------->[1,2,3]---------------
            |       |     |               |----->[NT-1]
            |       |     |--->[xx]    |
            |       v     |               |----->[7]
            ----->[4,5]----->[6]------               
                  

GP系列的也叫RX-78...-RX-78打头的这东西其实不但不知是一个机型的多种特殊要求下的原型机,而是一大堆不同机型的原型机。。。

[ 本帖最后由 cxasuka 于 2009-3-23 01:02 编辑 ]
作者: Wonderful    时间: 2009-3-23 11:16



QUOTE:
原帖由 zetaplus 于 2009-3-20 17:42 发表
问题是作为验证机,有必要生产八架么?参考小龙,试验机只有四架。现实中有生产八架的验证机的先例么?

枭龙是在歼-7这个成熟原型的基础上开发的歼击机,用的部件也多是成熟产品,技术跨度相对比较小,做四架原型机勉强能够凑合。
RX-78是什么?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对机动战士用机动战士,联邦第二型人形机动战士,各个子系统几乎都是新研制的,连借鉴都找不到。而且此前联邦从未有过机动战士的运用经验,对机动战士能干什么都未形成概念。好比一个国家刚刚把活塞式农用飞机飞上天,就要开始研制超音速歼击机,并且所有部件都要自制不得进口。
这样的技术跨度,8架样机确实勉强了一些,只能解释为成本限制和赶进度吧。
作者: JUSTICE    时间: 2009-3-23 11:22



QUOTE:
原帖由 lion 于 2009-3-21 17:28 发表

完全有必要,不过验证机这个名称不准确,这个名称多用于指技术验证机,例如美国的X系列,但是78远远超越这个范畴。更多地,我认为它是试作型。以现代战机为例,一架战机出图纸后,先要做两架全尺寸模型,做风洞试验,然后才是实机生产 ...

应该说RX-78同时具备验证机和试作机双重身份,或者说是从一开始就以能直接投入实战为前提设计的验证机。这也是战时紧急开发逼出来的,时间紧任务急,几道工序揉一块办了。

我倒是一直在想,假如骡子爹没废,按他的构想是要把RX-78性能不缩水量产的,这样的话最后能搞出什么东西?泛用版79[G]?

[ 本帖最后由 JUSTICE 于 2009-3-23 11:23 编辑 ]
作者: denghw600222    时间: 2009-3-23 11:42

我觉得RX-78是不是这个系列范围太大了,展开面太多了,所以也搞得人迷迷糊糊的
作者: David-Lee    时间: 2009-3-23 16:03



QUOTE:
原帖由 JUSTICE 于 2009-3-23 11:22 发表
我倒是一直在想,假如骡子爹没废,按他的构想是要把RX-78性能不缩水量产的,这样的话最后能搞出什么东西?泛用版79[G]?

RGM-79[E].或者说是在RGM-79[E]基础上强化通讯能力的BLOCK 1的RGM-79C
作者: JUSTICE    时间: 2009-3-23 16:06



QUOTE:
原帖由 David-Lee 于 2009-3-23 16:03 发表
RGM-79[E].或者说是在RGM-79[E]基础上强化通讯能力的BLOCK 1的RGM-79C

你对79[E]评价可真高
作者: David-Lee    时间: 2009-3-23 16:12

1390KW出力,6000M探测,0.98G加速度,除了回转速度是1.6秒低于高达的1.5秒外,看不出有什么不足以给它这个评价的.从08MS的漫画版看,光束军刀和盾牌已经正式列装,IGLOO第六话出现的后期型79C配备的从陆战型光束步枪简化的短光束步枪也有足够的出力, 如果硬要说完全接近高达性能,UC CLIMAX里还出现了双刀,机枪动力的指挥官用79C,
作者: cxasuka    时间: 2009-3-23 16:50

E型不是和陆吉同一机型的环境特化,那东西能量产?
作者: David-Lee    时间: 2009-3-23 16:55

那东西不是环境特化,是月神2用GUNDAM的数据完全开发的.不但量产,而且直接改进成后期型GM作为主力生产了.从大百科的用词来看,很可能一年战争时期标准GM的主体其实是指这个.
作者: cxasuka    时间: 2009-3-23 17:05

不清楚。。。E型现在是有两套说法吧,分别是大百科:月神2的东西,和大事典:先行吉的陆宇分化。。。不过不论哪种说法,都不是那种能够量产的东西吧?
作者: JUSTICE    时间: 2009-3-23 17:27

E和G那种无视生产性赶鸭子上架的量产和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还是有区别的吧
作者: David-Lee    时间: 2009-3-23 18:08

E和[G]都不是"赶鸭子上架.E是直接按RX-78的量产计划开始投产,之后取代JABURO系的GM成为主要生产对象,战后的79C也是以E为基础小改的.[G]是在陆钢获得一定评价之后新开生产线生产的.
作者: JUSTICE    时间: 2009-3-23 19:04



QUOTE:
原帖由 David-Lee 于 2009-3-23 18:08 发表
E和[G]都不是"赶鸭子上架.E是直接按RX-78的量产计划开始投产,之后取代JABURO系的GM成为主要生产对象,战后的79C也是以E为基础小改的.[G]是在陆钢获得一定评价之后新开生产线生产的. ...

79G、GS、C这些可都是在E的基础上经过缩水,强化过生产性才上线的。以E那种规格直接下饺子,别的不说,光月钛外壳就能把连邦玩穷了
作者: cxasuka    时间: 2009-3-23 19:06

按事典的分法,先行试做量产的G/E都和J先行量产型分开,那么E型应该也是和G型类似的定位,资源消费和产量。也都和G型相近,同样的也从先行量产型变为先行试做量产型。。。

这两东西是不是要专门再给细份出一个分类?
作者: mickangel    时间: 2009-3-23 19:13

那么说79E才是真正的GM初代试作机?那么之后GM2和GM3为什么从外型上看更接近JABURO系的GM呢~
作者: lion    时间: 2009-3-23 22:08



QUOTE:
原帖由 JUSTICE 于 2009-3-23 11:22 发表


应该说RX-78同时具备验证机和试作机双重身份,或者说是从一开始就以能直接投入实战为前提设计的验证机。这也是战时紧急开发逼出来的,时间紧任务急,几道工序揉一块办了。

我倒是一直在想,假如骡子爹没废,按他的构想是要 ...

这种行为是对士兵的不负责任,比要他们用宇宙战斗机打仗更不负责任。
作者: RobinDX    时间: 2009-3-23 22:24

2380KW
好牛的炉子
作者: David-Lee    时间: 2009-3-23 23:03



QUOTE:
原帖由 JUSTICE 于 2009-3-23 19:04 发表


79G、GS、C这些可都是在E的基础上经过缩水,强化过生产性才上线的。以E那种规格直接下饺子,别的不说,光月钛外壳就能把连邦玩穷了

G/GS与其说缩水不如说是针对特定需求强化.而且G针对DOM开发的强行HOVER的小腿喷口也是E没有的.大百科的说法是E是[G]直接上宇宙.但是从机体造型,结构,动力布局等和后来的IGLOO及08MS漫画版等的说明以及THE RIDE中利用79E的部件修复G-3来看,这一点其实并不成立,79E比起79[G]更接近原本的RX-78.E的装甲有月神钛和钛-陶瓷合金两说,MSL的资料库里记录的是钛陶瓷合金.针对IGLOO设定下79C在战争末期的大量生产,以及79E和79C的关系,这一点可以判定成立. 何况你之前提出的前提是|RX-78直接量产|在这个前提下,79E无疑是最符合你提出的概念的.
作者: cxasuka    时间: 2009-3-23 23:18

btw:问下大百科说e是g直接上宇宙大概是是哪一卷哪一页?我目前只是在08ms那一本里面查

08ms那本127p的说法和大事典吉姆系陆吉01的注释,个人的理解是,E型源于月神2的3号机,定位是宇宙的g型,也就是分别是 先行试量产型陆战吉姆/宇宙吉姆 大概这样的定位,以当时的技术不具有大量生产的能力,而是为了进一步costdown的机体搜集数据用的测试机
作者: David-Lee    时间: 2009-3-23 23:24

大百科不是大事典不分卷,在SHI行,GM一词栏中,GM的变体一项里
作者: JUSTICE    时间: 2009-3-23 23:27



QUOTE:
原帖由 lion 于 2009-3-23 22:08 发表

这种行为是对士兵的不负责任,比要他们用宇宙战斗机打仗更不负责任。

或者说技术验证这一步由吉翁军代劳了,毕竟联邦军MS很大程度上是在06的基础设计上延伸出来的
作者: cxasuka    时间: 2009-3-23 23:38

搞错了,我说的是大图鉴的08ms篇和事典。。。

回过头,事典不也是不分卷的?

大百科,大事典,lee说的是 公式百科事典那本?
作者: lion    时间: 2009-3-24 00:45



QUOTE:
原帖由 JUSTICE 于 2009-3-23 23:27 发表



或者说技术验证这一步由吉翁军代劳了,毕竟联邦军MS很大程度上是在06的基础设计上延伸出来的

不同的,要搞清楚战术和技术的区别,06的出现只是证明了MS的战术合理性,而对于联邦来说,MS是一件新生作品,在技术上,稳定性,系统契合度这些都是从06身上学不到,这都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基础,需要用试验做出来的。况且,原型机完全没必要考虑战术合理性,战术试验是先行量产型的任务。
作者: Aeolides    时间: 2009-3-24 01:02



QUOTE:
原帖由 lion 于 2009-3-24 00:45 发表

不同的,要搞清楚战术和技术的区别,06的出现只是证明了MS的战术合理性,而对于联邦来说,MS是一件新生作品,在技术上,稳定性,系统契合度这些都是从06身上学不到,这都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基础,需要用试验做出来的。况且,原型机完全没 ...

首先,联邦几乎是同步拿到ms的相关情报的,要立刻转过来也不是不能,所以月神2在接收了782取得了数据只会出现了79E,其次,看看早期使用的扎尼,整一个就是换头换色换个机械手的扎古,月神2从这些ms上面是能够学到不少东西的啊,当年有个老文,讲述月神2系列GM和加布罗系GM的发展史,有空去翻翻。
作者: lion    时间: 2009-3-24 01:50



QUOTE:
原帖由 Aeolides 于 2009-3-24 01:02 发表

首先,联邦几乎是同步拿到ms的相关情报的,要立刻转过来也不是不能,所以月神2在接收了782取得了数据只会出现了79E,其次,看看早期使用的扎尼,整一个就是换头换色换个机械手的扎古,月神2从这些ms上面是能够学到不少东西的啊,当年有个老文,讲 ...

军工业不是阁下想得那么简单的,莫说是转手的情报,就是直接给你实物,你都不是一定能做,当年SVD可是实物拿到手,可是现在79/85能否达到SVD的标准还得讨论,这可只是一支枪,更何论MS?设定上当然能说,拿到情报了,很快就作出了自己的ms,可是这永远只能是设定。
作者: David-Lee    时间: 2009-3-24 02:33

TG和老毛子的基础工业,技术水平差异和联邦与ZEON的正好反过来,

[ 本帖最后由 David-Lee 于 2009-3-24 02:45 编辑 ]
作者: Mr.Wang    时间: 2009-3-24 02:45

联邦整体科技水平和技术力储备是优于吉恩的,除了对于米粒影响战争的可能性完全忽视之外,并没有明显的技术缺憾

仅仅一个月神2,完全被封锁的情况下仅靠缴获的MS和路过的78的实战数据就能开发出性能良好的79E,这就是整体技术层面领先的优势。

中国仿制品不如原件是因为没有相对应水准的技术储备,反过来可就完全不同了。举一反三,德国人直接参考t-34设计了黑豹坦克,性能全面反超T-34,这就是技术的优势。
作者: lion    时间: 2009-3-24 11:32

生产线呢?工人呢?这些可都是以前没有的,更严重的是,就是给你实机,里面的零件只能告诉你零件是怎么样子的,不能告诉你是怎么生产出来,同样类型的技术装备当然能减少很多时间,但要生产MS就不同了,这是完全不同的装备,无论联邦技术能力多么雄厚,无法回避的都是,生产线和工人以前是完全没有接触过MS的,这样情况下生产出来的机体绝对应该多做试验。另外,抄袭,参考别人的设计来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还有看了其他人的设计,自己做设计是不同的。78虽说是参考了06的设计,但是从设计风格,机体外形到性能指标和06都很大差别,其间的差别远超豹子和T34之间的差距,联邦无论如何技术雄厚,是很难看了06以后,就有设计师做出有自己风格的作品的,还要要求性能压倒06!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最紧张的战时装备,也应该得到更多试验的。
作者: JUSTICE    时间: 2009-3-24 14:48



QUOTE:
原帖由 lion 于 2009-3-24 11:32 发表
生产线呢?工人呢?这些可都是以前没有的,更严重的是,就是给你实机,里面的零件只能告诉你零件是怎么样子的,不能告诉你是怎么生产出来,同样类型的技术装备当然能减少很多时间,但要生产MS就不同了,这是完全不同的装备,无论联邦技术 ...

从3月拖到9月,以战时标准来说时间够长了
作者: malganis    时间: 2009-3-24 15:36



QUOTE:
原帖由 lion 于 2009-3-24 11:32 发表
生产线呢?工人呢?这些可都是以前没有的,更严重的是,就是给你实机,里面的零件只能告诉你零件是怎么样子的,不能告诉你是怎么生产出来,同样类型的技术装备当然能减少很多时间,但要生产MS就不同了,这是完全不同的装备,无论联邦技术 ...

里面有多少东西是联邦生产不出来的?对于部件生产来说区别不见得多大,真正需要验证的是总体设计
更不要提联邦的预研工作也一直在干
作者: David-Lee    时间: 2009-3-24 16:44

六十年代搞人型宇宙重机的那些研究者可都在联邦. 吉翁倒是只有数据和资料没有人.
作者: JUSTICE    时间: 2009-3-24 18:32

而且联邦的MS研究并不是从V作战开始的,其前身RX计划从75年就开始了,只是因为经费不足,所有工作都停留在纸面上。V作战3机的基础构想在战前就已经提出了,所以才会以RX-75、77和78为编号。而对吉翁MS的逆向工程又使联邦节省了一大部分数据收集和技术验证的工序,因此才能在仅仅半年时间内完成MS从无到有的飞跃。
作者: finalblackwing    时间: 2009-3-26 06:41

RX-78-8 貌似是吉姆的試驗機~~
裝著實驗用的GM頭




欢迎光临 机动战士联盟MSL (http://bbs.cnmsl.net/)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