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债】兹达的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q1_lm_1    时间: 2010-3-12 21:35     标题: 【债】兹达的故事

感谢AE众的技术支持



Zudah作为一年战争时期带有悲剧色彩的MS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其如流星般划过天际的高速,以及那个可怕的“暴走”事故。

       说起来,Zudah曾经以两个不同的番号出现在大众传媒之中,一个是作为公国第一代MS选型时的EMS-04,另一个则是冒充新型机体的EMS-10。从外观上看,EMS-10最明显的进步就是将过去外置的各种管线设备改为内置,并且加装了必要的武器装备,证明其已经从单纯的技术试验机进化为实战配置的原型机。不过那台可怕事故隐患:木星发动机却原封不动的保留了下来,如此一来,两代Zudah不仅保持了相同的高速也保留了一样“知名”和“致命”的“暴走”。而长期以来坊间巷议“Zudah不是败在技术上而是毁在政客的黑手中”的故事更令其经历被披上了传奇的面纱,现在就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看看Zudah悲剧背后的故事。

一、从事故说起
     Zudah有记载的解体事故有三次,一次是UC0075年吉翁公国军最早期主力MS的竞标;第二次则是UC0079年11月9日,603技术试验部队在进行测试的时候,List军士违反测试分队指挥官John Ruck Duvall少校的命令,擅自启动将机体加速到危险的临界状态,导致发动机“暴走”。而另一次则是同日在敖德萨战役期间,John Ruck Duvall少校为了掩护吉翁军对敖德萨撤出部队的救援,强行将发动机转速提高到危险水平导致事故。

      在这些事故中Zudah在加速到最大推力70%—75%左右的时候,出现了发动机暴走的趋势,此后发动机开始处于失控状态并且无法关闭继续强烈的加速,伴随着发动机产生的加速度越来越高还出现了剧烈的颤动,机体也开始因为巨大的惯性和其他原因也开始持续的向一定的方向绕轴旋转。随着机体旋转和颤动逐步达到机体结构强度的临界,Zudah的结构出现解体型破损,首先是发动机的燃烧室破裂,喷管脱落,导致发动机停止工作;紧接着,可能是由于燃料舱的破损导致了燃料渗漏到此时还处于高温状态的燃烧室残骸中,导致了机体瞬间开始燃烧。与此同时,机体的四肢由于承受不了剧烈的旋转和起火燃烧,开始被四散甩飞。最终,伴随着剧烈的爆炸,Zudah在天际中,如同起舞的火凤凰,摆动着耀眼的凤尾化作一团烈焰。

     毫无疑问,暴走是导致“Zudah”在选型失败的直接原因,但就如历史上诸多名机一样,问题总会有得到解决,而Zudah的失败显然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由于“Zudah”所发生的三起事故均表现出了相似特征,由此我们可以判断这台机体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一种武器来说,设计思想将直接决定机体的基本技术特征,因此,要理顺“Zudah”身上所发生的诸多故事,首先要分析其的设计思想。看看是什么原因让“Zudah”背负起如此的噩梦。

二、战术定位对设计思想的影响

         任何武器装备都是依据一定技战术要求确定具体的技术指标。而作为第一代实用化的MS,“ZakuI”和“Zudah”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U.C.0070年代吉翁公国早年结合米诺夫斯基物理学开展的人型兵器开发项目——“SUIT”计划终于从技术预研阶段进入具体的工程发展阶段。但是,吉翁公国的公国军技术本部向各制造商发布的Mobil Suit性能规格书中除了一些具体的技术指标以外却没有提到到底用这种新生武器执行哪些类型的任务,这一方面是由于MS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人们还无法确定他所能涉及的作战领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吉翁公国内部对于MS到底如何运用存在着分歧(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不知道用它们干啥)。

   以Zionic公司为代表的一派认为MS应该充分发挥其人型兵器的特色,成为一款耐用的多环境适应的泛用型武器,这样吉翁公国军可以只生产一种兵器就能满足绝大部分作战任务的需要,从而极大的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依据这一思想,Zionic发展出了著名MS-05“Zaku I”。

      但是以Zimmad公司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在联邦宇宙军(EFSF)压倒性数量优势面前,吉翁的任何武器开发都应该围绕着以少胜多打赢舰队决战为第一要务,所以MS也应该是是结合了AMBAC机动的高机动,高速度宇宙战斗机的人型变异体,陆地战,重力下作业等都是辅助甚至可以被忽视。基于这一思想兹玛德公司拿出来的机体就是EMS-04“兹达”。

     两款机体因设计思想的差异体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技术特征,MS-05“Zaku I”在满足太空反舰作战的同时,为了适应诸如殖民地镇压和治安战等重力环境的需要,而强化了机体的结构强度,同时考虑到重力环境下作战不可避免的要直面敌方的反装甲火力,因此“Zaku I”的装甲无论是厚度还是覆盖面积都要大大的高于“兹达”。此外,考虑到需要在各种自然条件差异极大的环境下作战,机体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也必须达到很高的标准,因此电力设备和火箭发动机采用的是技术成熟可靠但出力平庸的型号,而考虑到要和联邦庞大生产力比拼,机体的易生产性也使个重要考虑项。基于以上理念设计出来的MS-05“Zaku I”表现出的是一种憨壮、稳重的特征。其本体重量相对来说并不轻便,为50吨左右,全装备重量达到了65吨,发动机出力只899千瓦,火箭发动机的总推力为40700KG,推重比:0.63。同时由于结构重量过大占用了过多的机内空间和重量储备,因此其火箭发动机所储备的燃料只够维持不到30秒的喷射时间。

      而作为“人型战斗机”来使用的“Zudah”为了满足在舰队决战中高速接敌和快速脱离以及多次进入的需要,在设计上突出了“三高”要求,即:发电机输出功率已满足AMBAC机动时的敏捷性要求,火箭发动机高推力以提高整机推重比,高燃料储备已满足长时间宇宙战的需要。但是在技术水平相差无多的情况下,“三高”的设计指标必然引起整体重量分配上的严重矛盾,为此Zimmad公司采取了两项策略,一个是武器设计中的常见的削弱结构强度和装甲防护以降低结构重量,兹玛德公司认为的“兹达”主要是在太空中作战,凭借着较高的速度和较强的敏捷性依旧可以有较高的生存性能。(当然,还有米诺夫斯基粒子对于防空武器作战效能的削弱)而另一项措施则是引入了颇具争议的“木星”发动机。这款采用固体重金属为工质的热核“固体火箭发动机”,以其高达58700Kg的高推力赋予“兹达”神话般的高速度,同时也成为“兹达”那可怕事故的源泉。

      经过一番折冲后EMS-04“Zudah”的基本特征是:本体重量为61吨,而其全装备重量由于它最终没有进入量产阶段,因此暂时还不清楚。由于Zudah”对于太空战的要求大大高于MS-05,为了搭载了更多的燃料,它采用较为细弱的机体结构,以便节省重量。由此“Zudah”获得了0.95以上的高推重比,足足是MS-05的1.5倍。如此高的推重比再配合1150Kw的发电机和至少可以工作60秒的燃料储备量,“Zudah”无论是速度、航程还有敏捷性都对Zaku I形成了“凌驾”的态势。因此,Zimmad公司和“Zudah”的首席试飞员琼•卢克•杜瓦少校(Jean•Luc•Douvel)都满怀信心地等待着公国军技术本部的最终评价。

    三、评审中的危机
    在原型机的测试中“Zudah”以其出色的速度性能和依托高输出功率配合AMBAC机动的高敏捷性,让吉翁国防军的高级将领发出了“Zudah胜利!”的赞叹,然而在最终的审核中“Zudah”再也没能让这些高官们笑起来。

     U.C.0070年代吉翁公国的武器开发追求的目标是以少量具有划时代意义“先进武器”,实现相对于联邦军的“代差优势”,进而形成大大超越传统兵器的作战效能优势,从而有效平衡双方在国力上的巨大差距。

     毫无疑问,这是在联邦巨大军事优势的压力下所形成的思想,其中的理性认识有多少非常值得怀疑。这种在巨大军事压力夏的扭曲心理也是吉翁公国的科研体系日后形成非理性的扩大科研人员的权限(甚至掌握一定的行政权力)不断的上马各类古怪的科研项目,开发各种变态的机体甚至不断挑战道德底限,进行各类不人道的人体试验等等一系列疯狂举动的直接原因。

        当“Zudah”完成基本测试,进入下一轮的测评时,在对比两家的机体以后,军方很快就对“Zudah”那套设计理念皱起了眉头。 “Zudah”是以“舰队决战”为何核心设计的机体,也就是说它是吉翁公国宇宙军的一种“人形”的战斗机,因此只能在反舰这一条上具备非常出色的任务适应性,这决定了他不可能离开传统的舰队作战系统独立发展起来,公国仍然要在“Zudah”装备的同时,维持传统的军兵种编制和与之相配套的作战体系。因此,“Zudah”没有满足公国高层以少量的投入用“一两种新型武器的优异性能”实现武装部队整体战斗力提升的要求,更直白的说就是没有让公国政府实现掏很少的钱就平衡与联邦巨大军力差距的目标。

      与之相反,MS-05虽然指标上非常中庸,但他出色的泛用性特点,可以让吉翁公国的武装力量通过装备MS一种武器就可以完成绝大部分预想中的作战任务。虽然就单一的性能指标来说MS和传统的主战兵器相比存在很多的不足甚至致命的缺陷,但从军队整体的角度来说装备MS意味着原本复杂的辅助部队、特殊任务对应型部队将被统一成一种类型的部队,即MS部队。而且MS高度的泛用性则可以在不同的任务环境下以及转换任务类型的过程中对于后勤保障和专业器材的依赖,这种特性正好满足吉翁军以最少的钱,建设战斗力最强部队的要求。当然MS是不是真的满足公国的这些要求,在当时显然是纸上谈兵的成分居多。

        就这样,原本对“Zudah”赞美有加的公国军高层,渐渐的将青睐的目光投送给了“Zaku I”。对此,Zimmad公司以及参与测试的试飞员John Ruck Duvall少校,始终认为这是由于Zionic公司利用自己在公国上层的政治关系造成的。基于这种略带“自负”的认识,整个“Zudah”的研发团队并没有及时调整思路,而是继续在“人形战斗机”这条路上继续往黑处走(当然,就算认识到这种思路的缺陷,在基本设计已经定型的情况下再调整设计思路,无异于整个计划被彻底推翻,所以“Zudah”设计团队能做的也就是通过局部调整强化泛用性能),他们希望用完善后的“Zudah”重新赢得公国军将领们的青睐。站在后来者的角度来看,Zimmad公司此时的心态,用“幼稚”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而其行为则更像一个失恋青年,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外界的“客观原因”,然后自欺欺人的试图靠“成绩”赢回自己喜欢的花姑娘。但是,如果“Zudah”真的是因为政治因素而非技术原因“失宠”,那么单靠提高性能,靠“技术”就能挽回出局的命运吗??显然不可能。而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虽然公国军的科研指导思想上存在明显的问题,但MS作为高度泛用兵器的趋势却是正确的,“Zudah”这种突出某一种功能的装备,就算在侥幸过关解决所有问题(包括后来让它永垂不朽的“暴走”)投入使用,也会被实战所验证的事实淘汰。

四、失败始末与成名

      在经过对竞标机体的考察后,公国军技术本部将初步的测试报告送交公国高层审阅,由于是涉及未来建军方向的重要项目,因此不仅仅是公国军的高级将领,就连统治吉翁公国的扎比家族也都参与到接下来的审查当中。身为国家元首的基连•扎比、在吉翁公国高等军事学院任校长的多兹鲁•扎比以及在军中任职的基西利亚•扎比都以“普通技术人员”(基连曾经是米诺夫斯基物理学博士)和“普通军官”的身份亲自试飞了MS的原型机。

     经过试飞和考察这些公国的最高统治者各自表达了对MS的看法。出身正规军校,长期受到正统学院派军事思想熏陶的多兹鲁•扎比,对于MS这种难堪主战任务的新式武器表现出的是嗤之以鼻的态度。他认为保证公国国家安全唯有搞好公国的宇宙舰队和进行舰队战的研究才是一切的根本和正途,MS不过是个奇技淫巧的无聊摆设。

     与之相反,基西利亚•扎比认为虽然现阶段MS比起常规兵器更适合特种战,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MS将会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及时适应这个发展的趋势公国军必须以MS为核心设计新战术和建设新的军事系统,而MS则必须追求泛用性以便有更好的适应不同的作战环境和任务适应性。

     很不幸左右公国军建设方向的统治者,无论是支持MS的基西利亚,还是反对MS的多兹鲁都一致认为,现阶段MS的技术水平根本无法取代舰队等其他的常规武器系统,突出跨作战领域的泛用性才是其发展的正途。而这两个人基本一致的看法,也最终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公国事实上的独裁者——基连•扎比对于这次MS选型的决策。天枰不可避免的向Ms-05“Zaku I”倾斜了。这样“Zudah”失去了高层统治者的青睐。失败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

     而就在这大势已去的时刻,祸不单行的“Zudah”又被爆出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缺陷。当“Zudah”的原型机完成了基本数据的采集之后,按照计划开始了对临界性能的测试,具体的说就是操作机体达到设计指标中规定的极限性能,观察其在极限状态下的运作特征和状态表现以便为部队使用提供参考。试飞中,技术人员发现,“Zudah”加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产生剧烈的震动,这种震动会随着速度的增高有加强的趋势。当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机体几乎丧失操作能力,变得异常难以驾驭,甚至会引发解体事故。这就意味着“Zudah”那些纸面上的华丽性能只不过是Zimmad公司的宣传噱头,根本不具备使用意义。

     通常这类震动是由发动机高速运转所产生的震动达到一定程度后与机体的某些结构部件发生共振造成的,由于“Zudah”对于推重比的苛刻要求,机体的结构强度被削弱到了极限,产生共振的几率也大大增加。解决的办法是调整机体的设备布局结构以及加强震动部位的结构强度,以消除共振。但是对于推重比对于 “Zudah”来说是赖以为生的根本,任何增加重量的做法都将置它于死地,更何况选型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显然也没有时间去搞什么这些工作,结果原本简单的问题陷入了僵局。

      事情还在发酵,随着试飞的进一步进行,人们又在“Zudah”那台“木星”发动机发现了问题。由于是比较早期的MS用热核火箭发动机,“木星”发动机的反应堆控制系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当达到额定功率的70%—75%,其冷却及控制设备对反应堆的聚变反应不能起到应有的调节与控制作用,导致反应失控,最开始可能是个别核材料出现失控迹象,而随着燃烧室及反应堆工作温度的升高,问题越来越严重,直到发动机的推力系统彻底失控,一口气超出边界。更糟糕的是如果仅仅是反应堆的聚变反应失控,那麽也许还有挽回的余地,可惜“土星”发动机那套有些别出心裁的燃料系统,又让发动机的灾难更加不可收拾。

      因为为了增加航程,“木星”热核火箭发动机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液体工质,而是固体的重金属燃料。一般来说固体燃料相对于液体燃料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结构简单、节省空间,而且固体燃料的密度要高于液体燃料,能够有效增加发动机的燃料效率(也可以说总冲要高)。但是,固体火箭一个固有缺点就是一旦点燃,推力的强弱就无法调节(液体火箭可以通过节流阀调整燃料的注入量实现推力调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主要军事大国,为保证固体冲压发动机在不同高度和速度下的工作稳定性,开发出了固体燃气发生器,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将固态的燃料在预燃室里预燃气化生成富燃燃烧产物,然后在集中排放进入补燃室,点燃喷出。

       从原吉翁公国公国军技术本部第603技术试验部队保留下来的“Zudah”影像来看,其发动机加速前存在一个明显的蓄能阶段,再考虑到MS在作战的时候需要经常性的调整推力这个事实,“木星”发动机采用可调节推力的固体燃气发生器结构的燃料系统的可能性是很大。运用这一技术不仅让固体燃料的“土星”发动机具备了和液体发动机一样的推力自由调节功能,而且还赋予了“Zudah”另一项“绝技”。加速前,飞行员通过提高固体燃料预燃化的速度,让预燃室里积累起大量的可燃气体,然后瞬间注入补燃室点燃,构成一次能量巨大的脉冲喷射,让“Zudah”瞬间将速度提高到较高水平,从而省去的传统飞行器缓慢的加速过程。根据Zimmad公司留下的资料,“Zudah”曾创造过瞬间加速到200米/秒的纪录。

       根据一年战争时期联邦军驻守“月神2”基地的“早安”小队(装备ball)在一次伏击行动中偶然摄制的影像中“Zudah”就是靠着这种极强的瞬间加速能力,轻松的躲过Ball的射击。

     但这种燃料系统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由于燃料的供给存在一个预燃过程,在操作上多出一个环节(固体状态和可燃气体状态)操作起来比较的复杂,而且发动机的响应相对来说比较的滞后(因为需要先在预燃室生成可燃气体,然后才能对补燃室注入燃料)。尤其是发动机操作存在滞后性,一旦发生事故征候,很可能造成应急处置的滞后进而引发严重事故(事实证明就是如此)。

      当“Zudah”的反应堆失控的时候,由于预燃室里面依旧有上一个单位时间内预燃的燃料气体,所以就算是关掉发动机停止预燃,推进器依旧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推力,而保持推力也就意味着燃烧室温度会继续增加,而温度的继续增加则又会进一步增大反应堆聚变反应失控的规模……以此类推恶性循环,直到灾难的发生……。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除了及时终止固体燃料的预燃,同时还必须妥善处理已经完成蓄积在预燃室里的可燃气体。这就需要有一套高效率的滤清设备,及时将这些可燃气体滤除避免他们进入补燃室或者以高压状态聚集在预燃室里引发爆炸事故。不过从后来“Zudah”发生的种种事故来看,这类安全设备显然是不够齐全高效的。

       了解了这一切的公国军技术人员,再也无法对“Zudah”抱有任何的好感了,他们发现,这台充满了创意和亮点的机体身上,到处是冒险、隐患甚至是灾难。这根本不是一匹驯良的坐骑,而是一个危险的定时炸弹。更何况这可“炸弹”并不便宜,初步估算造价至少是MS-05的1.8倍。

       失败已经成为定局,这对于开发者来说是无法接受的痛苦,既然不愿意面对现实,必然会有人铤而走险。随着选型工作进入尾声,军方决定安排一次公开的性能竞赛作为参选机体的最终展示。Zimmad公司决定借助这个机会奋力一搏,企图再次让“Zudah”以那流星般划过天际的高速度赢回希望。但是事与愿违,在表演过程中参与试飞的Zimmad测试人员法兰兹驾驶的“Zudah”二号机在进行高速飞行时冒险将功率提高到临界水平,导致反应堆失控,推力不受控制,随着速度的增加机体开始出现剧烈的颤动,结果“Zudah”二号机在一阵阵刺耳的金属碎裂声和发动机起火爆炸声中化作尘埃,飘向宇宙的深处。

      噩梦终于成为现实……

     U.C.0075年5月,MS-05的实战式样量产机完工,番号为MS-05A,名称为扎古Ⅰ。正式装备基茜莉亚•扎比上校直辖的教导机动大队,一代名机就此诞生,而跟在它身后的则是一个无限辉煌的MS时代。而“Zudah” 则静静的躺进了Zimmad公司的某个仓库角落里……

    五、总结

      从上文的描述中,我们终于可以粗浅的分析一下“Zudah”的事故原因了。由于“木星”固体燃料热核火箭的技术缺陷,当发动机的功率达到额定功率的70%-75%的时候,相关设备的效能低下导致核聚变出现失控。此时采用固体燃气发生器似的燃料系统的预燃室里面依旧存留着大量的可燃气体,即使关闭发动机,燃烧室依旧在工作,随着反应堆失控的程度加剧,过热的系统让发动机的推力越来越大,而此时由于机体过于轻量化的设计和不成熟内部结构安排,导致“Zudah”在高速飞行的时候,过早的发生机体共振现象,越来越快而无法停止的加速,导致机体迅速的超过机体结构所能承受的强度极限,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超过了固体燃料的安全极限,开始持续不断的小规模爆炸(固体燃料一般分成若个药柱存放),爆炸首先摧毁了发动机,接着让原本已经接近结构强度极限的机体瞬间崩溃,四肢及其他脆弱部分开始依次解体,当发动机的温度达到燃料爆炸的极限随着一阵阵震耳欲聋轰鸣,“Zudah”完全被毁。

     毫无疑问,Zimmad公司为“Zudah”倾注了太多了热情赋予了太多的期望。俗话说,期盼越大失望也越大,在U.C.0075年当时的MS技术还不足以职称“Zudah”去实现设计者的理想,所以企图让他一举成功的创意与亮点,在无情的客观规律面前反而成为最可怕的诅咒。Zimmad公司的急功近利的种种做法不仅让无数人的梦想破灭,还白白的牺牲了他人生命。只是兹达的魔咒并没有随着U.C.0075年,ZakuI的胜利而终结,4年后它又一另一幅面孔,另一项使命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 本帖最后由 q1_lm_1 于 2010-3-12 23:48 编辑 ]
作者: YIXIAQQQ    时间: 2010-3-12 21:48

q1,到底欠了多少?
作者: zeek    时间: 2010-3-12 21:50

很好,还有40w字~
作者: YIXIAQQQ    时间: 2010-3-12 21:59

感谢q1辛苦,看完了之后更感觉那位少校实在是过于一根筋了,5年的怨念
作者: suitlandwalker    时间: 2010-3-12 22:40

血泪的债字……感谢Q1的好文~
作者: 伊波健    时间: 2010-3-12 22:42



QUOTE:
毫无疑问,这是在联邦巨大军事优势的压力下所形成的思想,其中的理性认识有多少非常值得怀疑。这种在巨大军事压力的扭曲心理也是吉翁公国的科研体系日后形成非理性的扩大科研人员的权限(甚至掌握一定的行政权力)不断的上马各类古怪的科研项目,开发各种变态的机体甚至不断挑战道德底限,进行各类不人道的人体试验等等一系列疯狂举动的直接原因。

纠错

Q1加油...斑鸠的皮鞭等着你哦
作者: 不灭的杂兵    时间: 2010-3-12 22:49

04兹达用的是木星,土星是大魔用的那种,10兹达宣称也换成了土星,但显然存疑。
另外兹达的本体重量就是61T,全装备无数据
作者: yifeng2620    时间: 2010-3-12 23:02

感谢Q1每次都为我们推出如此精彩的文章。
作者: q1_lm_1    时间: 2010-3-12 23:38



QUOTE:
原帖由 不灭的杂兵 于 2010-3-12 22:49 发表
04兹达用的是木星,土星是大魔用的那种,10兹达宣称也换成了土星,但显然存疑。
另外兹达的本体重量就是61T,全装备无数据

— — ||||改
作者: malganis    时间: 2010-3-13 01:17

1G不到的加速度,全力喷射几十秒……这个变速能力未免太杯具了吧,至少也得有个几分钟全速工作时间吧
木星那套系统貌似是高推力时注入固态工质,一般工况用通常的液体工质?到底是反应堆还是发动机工质输送系统出问题?
另外问一个问题,热核火箭发动机在反应堆布置上有没有特殊要求?
作者: Z鱼雷鲨    时间: 2010-3-13 12:53

我早说过这推进应该给导弹用
作者: ACE隶属PLA    时间: 2010-3-13 21:51



QUOTE:
原帖由 malganis 于 2010-3-13 01:17 发表
1G不到的加速度,全力喷射几十秒……这个变速能力未免太杯具了吧,至少也得有个几分钟全速工作时间吧
木星那套系统貌似是高推力时注入固态工质,一般工况用通常的液体工质?到底是反应堆还是发动机工质输送系统出问题?
另外问 ...

同问。

之前只听其他巨巨科普时说“兹达”的发动机是“拿重金属当燃料添加剂”使,绝对没听说过是拿重金属直接当燃料使啊………………
作者: ACE隶属PLA    时间: 2010-3-13 23:04

手贱无极限………………

把Q老大的巨作稍微润色了一下,经Q老大点头同意,发出:



兹达的故事(ACE隶属PLA润色版)



Zudah作为一年战争时期带有悲剧色彩的MS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其如流星般划过天际的高速,以及那个可怕的“暴走”事故。

       说起来,Zudah曾经以两个不同的型号出现在大众传媒之中,一个是作为公国第一代MS选型时的EMS-04,另一个则是冒充新型机体的EMS-10。从外观上看,EMS-10最明显的进步就是将过去外置的各种管线设备改为内置,并且加装了必要的武器装备,证明其已经从单纯的技术试验机进化为拥有实战能力的原型机。不过那台可怕事故隐患:木星发动机却原封不动的保留了下来,如此一来,两代Zudah不仅保持了相同的高速也保留了一样“知名”和“致命”的“暴走”。而长期以来坊间流言称“Zudah不是败在技术上而是毁在政客的黑手中”的故事更令其经历披上了传奇的面纱,现在就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看看Zudah悲剧背后的故事。

一、从事故说起
     Zudah有记载的解体事故有三次,一次是UC0075年吉翁公国军最早期主力MS的竞标;第二次则是UC0079年11月9日,603技术试验部队在进行测试的时候,List军士违反测试分队指挥官John Ruck Duvall少校的命令,擅自启动将机体加速到危险的临界状态,导致发动机“暴走”。而另一次则是同日在敖德萨战役期间,John Ruck Duvall少校为了掩护吉翁军对敖德萨撤出部队的救援,强行将发动机推力提高到危险水平导致事故。

      在这些事故中Zudah在加速到最大推力70%—75%左右的时候,出现了发动机失控的趋势,此后发动机开始进入失控状态并且无法关闭继续强烈的加速,随着发动机产生的越来越高的加速度,机身出现剧烈的颤动,机体也开始因为巨大的惯性和其他原因开始持续的向一定的方向绕轴旋转。随着机体旋转和颤动逐步达到机体结构强度的极限,Zudah的结构出现解体型破损,首先是发动机的燃烧室破裂,喷管脱落,导致发动机停止工作;紧接着,由于燃料舱的破裂(可能)使燃料渗漏到依然处于高温状态的燃烧室残骸中,导致机体瞬间开始燃烧。与此同时,机体的四肢由于承受不了剧烈的旋转和起火燃烧,开始被四散甩飞。最终,伴随着剧烈的爆炸,Zudah在天际中,如同起舞的火凤凰,摆动着耀眼的凤尾化作一团烈焰。

     毫无疑问,暴走是导致“Zudah”在选型失败的直接原因,但就如历史上诸多名机一样,问题总会有得到解决,而Zudah的失败显然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由于“Zudah”所发生的三起事故均表现出了相似特征,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这台机体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一种武器来说,设计思想将直接决定武器的基本技术特征,因此,要理顺“Zudah”身上所发生的诸多故事,首先要分析其的设计思想。看看是什么原因让“Zudah”被如此悲惨的噩梦尾随一生。

二、战术定位对设计思想的影响

         任何武器装备都是依据一定技战术要求确定具体的技术指标。而作为第一代实用化的MS,“ZakuI”和“Zudah”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U.C.0070年代吉翁公国早年结合米诺夫斯基物理学开展的人型兵器开发项目——“SUIT”计划终于从技术预研阶段进入具体的工程发展阶段。但是,吉翁公国的公国军技术本部向各制造商发布的Mobil Suit性能规格书中除了一些具体的技术指标以外却没有提到到底用这种新生武器执行哪些类型的任务,这一方面是由于MS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人们还无法确定他所能涉及的作战领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吉翁公国内部对于MS到底如何运用存在着分歧(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不知道用它们干啥)。

   以Zionic公司为代表的一派认为MS应该充分发挥其人型兵器的特色,成为一款耐用的多环境适应的泛用型武器,这样吉翁公国军可以只生产一种兵器就能满足绝大部分作战任务的需要,从而极大的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依据这一思想,Zionic发展出了著名MS-05“Zaku I”。

      但是以Zimmad公司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在联邦宇宙军(EFSF)压倒性数量优势面前,吉翁的任何武器开发都应该围绕着以少胜多打赢舰队决战为第一要务,所以MS也应该是是结合了AMBAC机动的高机动,高速度宇宙战斗机的人型变异体,陆战(以及重力下作业等)都是顺带甚至可以被忽视的任务。基于这一思想兹玛德公司拿出来的机体就是EMS-04“兹达”。

     两款机体因设计思想的差异体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技术特征,MS-05“Zaku I”在满足太空反舰作战的同时,为了适应诸如殖民地镇压和治安战等重力环境的需要,而强化了机体的结构强度,同时考虑到重力环境下作战不可避免的要直面敌方的反装甲火力,因此“Zaku I”的装甲无论是厚度还是覆盖面积都要大大的高于“兹达”。此外,考虑到需要在各种自然条件差异极大的环境下作战,机体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也必须达到很高的标准,因此电力设备和火箭发动机采用的是技术成熟可靠但出力平庸的型号,而考虑到要和联邦庞大生产力比拼,机体的易生产性也使个重要考虑项。基于以上理念设计出来的MS-05“Zaku I”表现出的是一种憨壮、稳重的特征。其本体重量相对来说并不轻便,为50吨左右,全装备重量达到了65吨,发动机出力只899千瓦,火箭发动机的总推力为40700KG,推重比:0.63。同时由于结构重量过大占用了过多的机内空间和重量储备,因此其火箭发动机所储备的燃料只够维持不到30秒的喷射时间。

      而作为“人型战斗机”来使用的“Zudah”为了满足在舰队决战中高速接敌和快速脱离以及多次进入的需要,在设计上突出了“三高”要求,即:高发电机输出功率可以满足AMBAC机动时的敏捷性要求,火箭发动机高推力可以提高整机推重比,高燃料储备量已满足长时间宇宙战的需要。但是在技术水平相差无多的情况下,“三高”的设计指标必然引起整体重量分配上的严重矛盾,为此Zimmad公司采取了两项策略,一个是武器设计中的常见的削弱结构强度和装甲防护以降低结构重量,兹玛德公司认为的“兹达”主要是在太空中作战,凭借着较高的速度和较强的敏捷性依旧可以有较高的生存性能。(当然,还有米诺夫斯基粒子对于防空武器作战效能的削弱)而另一项措施则是引入了颇具争议的“木星”发动机。这款采用固体重金属为工质的热核“固体火箭发动机”,以其高达58700Kg的高推力赋予“兹达”神话般的高速度,同时也成为“兹达”那可怕事故的源泉。

      经过一番折冲后EMS-04“Zudah”的基本特征是:本体重量为61吨,而其战斗全重不明(由于EMS-04最终没有进入量产阶段,因此这方面的资料几乎是空白)。由于Zudah”对于太空战的要求大大高于MS-05,为了搭载了更多的燃料,它采用较为脆弱的机体结构,以便节省重量。由此“Zudah”获得了0.95以上的高推重比,足足是MS-05的1.5倍。如此高的推重比再配合1150Kw的发电机和至少可以工作60秒的燃料储备量,“Zudah”无论是速度、航程还有敏捷性都对Zaku I形成了“凌驾”的态势。因此,Zimmad公司和“Zudah”的首席试飞员琼?卢克?杜瓦少校(Jean?Luc?Douvel)都满怀信心地等待着公国军技术本部的最终评价。

    三、评审中的危机
    在原型机的测试中“Zudah”以其出色的速度性能和依托高输出功率配合AMBAC机动的高敏捷性,让吉翁国防军的高级将领发出了“Zudah胜利!”的赞叹,然而在最终的审核中“Zudah”再也没能让这些高官们笑起来。

     U.C.0070年代吉翁公国的武器开发追求的目标是以少量具有划时代意义“先进武器”,实现相对于联邦军的“代差优势”,进而形成大大超越传统兵器的作战效能优势,从而有效平衡双方在国力上的巨大差距。

     毫无疑问,这是在联邦巨大军事优势的压力下所形成的思想,其中的理性认识有多少非常值得怀疑。这种在巨大军事压力下的扭曲心理也是吉翁公国的科研体系日后形成非理性的扩大科研人员的权限(甚至掌握一定的行政权力)不断的上马各类古怪的科研项目,开发各种变态的机体甚至不断挑战道德底限,进行各类不人道的人体试验等等一系列疯狂举动的直接原因。

        当“Zudah”完成基本测试,进入下一轮的测评时,在对比两家的机体以后,军方很快就对“Zudah”那套设计理念皱起了眉头。 “Zudah”是以“舰队决战”为何核心设计的机体,也就是说它是吉翁公国宇宙军的一种“人形”的战斗机,因此只能在反舰这一任务上具备非常出色的适应性,这决定了他不可能离开传统的舰队作战系统独立发展起来,公国仍然要在“Zudah”装备的同时,维持传统的军/兵种编制和与之相配套的作战体系。因此,“Zudah”没有满足公国高层以少量的投入用“一两种新型武器的优异性能”实现武装部队整体战斗力提升的要求,更直白的说就是没有让公国政府实现掏很少的钱就平衡与联邦巨大军力差距的目标。

      与之相反,MS-05虽然指标上非常中庸,但他出色的泛用性特点,可以让吉翁公国的武装力量通过装备MS一种武器就可以完成绝大部分预想中的作战任务。虽然就单一的性能指标来说MS和传统的主战兵器相比存在很多的不足甚至致命的缺陷,但从军队整体的角度来说装备MS意味着原本复杂的辅助部队、特殊任务对应型部队将被统一成一种类型的部队,即MS部队。而且MS高度的泛用性则可以在不同的任务环境下以及转换任务类型的过程中对于后勤保障和专业器材的依赖,这种特性正好满足吉翁军以最少的钱,建设战斗力最强部队的要求。当然MS是不是真的满足公国的这些要求,在当时显然是纸上谈兵的成分居多。

        就这样,原本对“Zudah”赞美有加的公国军高层,渐渐的将青睐的目光投送给了“Zaku I”。对此,Zimmad公司以及参与测试的试飞员John Ruck Duvall少校,始终认为这是由于Zionic公司利用自己在公国上层的政治关系造成的。基于这种略带“自负”的认识,整个“Zudah”的研发团队并没有及时调整思路,而是继续在“人形战斗机”这条路上继续往黑处走(当然,就算认识到这种思路的缺陷,在基本设计已经定型的情况下再调整设计思路,无异于整个计划被彻底推翻,所以“Zudah”设计团队能做的也就是通过局部调整强化泛用性能),他们希望用完善后的“Zudah”重新赢得公国军将领们的青睐。站在后来者的角度来看,Zimmad公司此时的心态,用“幼稚”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而其行为则更像一个失恋青年,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外界的“客观原因”,然后自欺欺人的试图靠“成绩”赢回自己心爱的姑娘。但是,如果“Zudah”真的是因为政治因素而非技术原因“失宠”,那么单靠提高性能,靠“技术”就能挽回出局的命运吗??显然不可能。而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虽然公国军的科研指导思想上存在明显的问题,但MS作为高度泛用兵器的趋势却是正确的,“Zudah”这种只突出某一种功能的装备,就算在侥幸过关解决所有问题(包括后来让它永垂不朽的“暴走”)投入使用,也会被实战所验证的事实淘汰。

四、失败始末与成名

      在经过对竞标机体的考察后,公国军技术本部将初步的测试报告送交公国高层审阅,由于是涉及未来建军方向的重要项目,因此不仅仅是公国军的高级将领,就连统治吉翁公国的扎比家族也都参与到接下来的审查当中。身为国家元首的基连?扎比、在吉翁公国高等军事学院任校长的多兹鲁?扎比以及在军中任职的基西利亚?扎比都以“普通技术人员”(基连曾经是米诺夫斯基物理学博士)和“普通军官”的身份亲自试飞了MS的原型机。

     经过试飞和考察这些公国的最高统治者各自表达了对MS的看法。出身正规军校,长期受到正统学院派军事思想熏陶的多兹鲁?扎比,对于MS这种难堪主战任务的新式武器表现出的是嗤之以鼻的态度。他认为保证公国国家安全唯有搞好公国的宇宙舰队和进行舰队战的研究才是一切的根本和正途,MS不过是个奇技淫巧的无聊摆设。

     与之相反,基西利亚?扎比认为虽然现阶段MS比起常规兵器更适合特种战,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MS将会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及时适应这个发展的趋势公国军必须以MS为核心设计新战术和建设新的军事系统,而MS则必须追求泛用性以便有更好的适应不同的作战环境和任务适应性。

     很不幸左右公国军建设方向的统治者,无论是支持MS的基西利亚,还是反对MS的多兹鲁都一致认为,现阶段MS的技术水平根本无法取代舰队等其他的常规武器系统,突出跨作战领域的泛用性才是其发展的正途。而这两个人基本一致的看法,也最终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公国事实上的独裁者——基连?扎比对于这次MS选型的决策。天枰不可避免的向Ms-05“Zaku I”倾斜了。这样“Zudah”失去了高层统治者的青睐。失败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

     而就在这大势已去的时刻,祸不单行的“Zudah”又被爆出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缺陷。当“Zudah”的原型机完成了基本数据的采集之后,按照计划开始了对临界性能的测试,具体的说就是操作机体达到设计指标中规定的极限性能,观察其在极限状态下的运作特征和状态表现以便为部队使用提供参考。试飞中,技术人员发现,“Zudah”加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产生剧烈的震动,这种震动会随着速度的提高有加强的趋势。当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机体几乎丧失操作能力,变得异常难以驾驭,甚至有发生解体事故的危险。这就意味着“Zudah”那些纸面上的华丽性能只不过是Zimmad公司的宣传噱头,根本不具备使用意义。

     通常这类震动是由发动机高速运转所产生的震动达到一定程度后与机体的某些结构部件发生共振造成的,由于“Zudah”对于推重比有着非常的苛刻要求,机体的结构强度被削弱到了极限,产生共振的几率也大大增加。解决的办法是调整机体的设备布局以及加强震动部位的结构强度,以消除共振。但是,推重比对于 “Zudah”来说是赖以为生的根本,任何增加重量的做法都将置它于死地,更何况选型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显然也没有时间去搞什么这些工作,结果原本简单的问题陷入了僵局。

      事情还在发酵,随着试飞的进一步进行,人们又在“Zudah”那台“木星”发动机发现了问题。由于是比较早期的MS用热核火箭发动机,“木星”发动机的反应堆控制系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当达到额定功率的70%—75%,其冷却及控制设备对反应堆的聚变反应不能起到应有的调节与控制作用,导致反应失控,最开始可能是个别核材料出现失控迹象,而随着燃烧室及反应堆工作温度的升高,问题越来越严重,直到发动机的推力系统彻底失控,一口气超出安全范围。更糟糕的是如果仅仅是反应堆的聚变反应失控,那麽也许还有挽回的余地,可惜“土星”发动机那套有些别出心裁的燃料系统,又让发动机的灾难更加不可收拾。

      因为为了增加航程,“木星”热核火箭发动机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液体工质,而是固体的重金属燃料。一般来说固体燃料相对于液体燃料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结构简单、节省空间,而且固体燃料的密度要高于液体燃料,能够有效增加发动机的燃料效率(也可以说总冲要高)。但是,固体火箭一个固有缺点就是一旦点燃,推力的强弱就无法调节(液体火箭可以通过节流阀调整燃料的注入量实现推力调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主要军事大国,为保证固体冲压发动机在不同高度和速度下的工作稳定性,开发出了固体燃气发生器,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将固态的燃料在预燃室里预燃气化生成富燃燃烧产物,然后在集中排放进入补燃室,点燃喷出。

       从原吉翁公国公国军技术本部第603技术试验部队保留下来的“Zudah”影像来看,其发动机加速前存在一个明显的蓄能阶段,再考虑到MS在作战的时候需要经常性的调整推力这个事实,“木星”发动机采用可调节推力的固体燃气发生器结构的燃料系统的可能性是很大。运用这一技术不仅让固体燃料的“土星”发动机具备了和液体发动机一样的推力自由调节功能,而且还赋予了“Zudah”另一项“绝技”。加速前,飞行员通过提高固体燃料预燃化的速度,让预燃室里积累起大量的可燃气体,然后瞬间注入补燃室点燃,构成一次能量巨大的脉冲喷射,让“Zudah”瞬间将速度提高到较高水平,从而省去的传统飞行器缓慢的加速过程。根据Zimmad公司留下的资料,“Zudah”曾创造过瞬间加速到200米/秒的纪录。

       根据一年战争时期联邦军驻守“月神2”基地的“早安”小队(装备ball)在一次伏击行动中偶然摄制的影像中“Zudah”就是靠着这种极强的瞬间加速能力,轻松的躲过Ball的射击。

     但这种燃料系统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由于燃料的供给存在一个预燃过程,在操作上多出一个环节(固体状态和可燃气体状态)操作起来比较的复杂,而且发动机的响应相对来说比较的滞后(因为需要先在预燃室生成可燃气体,然后才能对补燃室注入燃料)。尤其是发动机操作存在滞后性,一旦发生事故征候,很可能造成应急处置的滞后进而引发严重事故(事实证明就是如此)。

      当“Zudah”的反应堆失控的时候,由于预燃室里面依旧有上一个单位时间内预燃的燃料气体,所以就算是关掉发动机停止预燃,推进器依旧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推力,而保持推力也就意味着燃烧室温度会继续增加,而温度的继续增加则又会进一步增大反应堆聚变反应失控的规模……以此类推恶性循环,直到灾难的发生……。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除了及时终止固体燃料的预燃,同时还必须妥善处理已经完成蓄积在预燃室里的可燃气体。这就需要有一套高效率的滤清设备,及时将这些可燃气体吹除避免他们进入补燃室或者以高压状态聚集在预燃室里引发爆炸事故。不过从后来“Zudah”发生的种种事故来看,这类安全设备显然是不够齐全高效的。

       了解了这一切的公国军技术人员,再也无法对“Zudah”抱有任何的好感了,他们发现,这台充满了创意和亮点的机体身上,到处是冒险、隐患甚至是灾难。这不是一匹驯良的坐骑,也谈不上是匹暴躁的、需要好骑手的烈马,而是一个危险的定时炸弹。更何况这可“炸弹”并不便宜,初步估算生产成本至少是MS-05的1.8倍。

       失败已经成为定局,这对于开发者来说是无法接受的痛苦,既然不愿意面对现实,必然会有人铤而走险。随着选型工作进入尾声,军方决定安排一次公开的性能竞赛作为参选机体的最终展示。Zimmad公司决定借助这个机会奋力一搏,企图再次让“Zudah”以那流星般划过天际的高速度赢回希望。但是事与愿违,在表演过程中参与试飞的Zimmad测试人员法兰兹驾驶的“Zudah”二号机在进行高速飞行时冒险将功率提高到极限水平,导致反应堆失控,推力不受控制,随着速度的增加机体开始出现剧烈的颤动,结果“Zudah”二号机在一阵阵刺耳的金属碎裂声和发动机起火爆炸声中化作尘埃,飘向宇宙的深处。

      噩梦终于成为现实……

     U.C.0075年5月,MS-05的实战式样量产机完工,番号为MS-05A,名称为扎古Ⅰ。正式装备基茜莉亚?扎比上校直辖的教导机动大队,一代名机就此诞生,而跟在它身后的则是一个无限辉煌的MS时代。而“Zudah” 则静静的躺进了Zimmad公司的某个仓库角落里……

    五、总结

      从上文的描述中,我们终于可以粗浅的分析一下“Zudah”的事故原因了。由于“木星”固体燃料热核火箭的技术缺陷,当发动机的功率达到额定功率的70%-75%的时候,相关设备的效能低下导致核聚变出现失控。此时采用固体燃气发生器似的燃料系统的预燃室里面依旧存留着大量的可燃气体,即使关闭发动机,燃烧室依旧在工作,随着反应堆失控的程度加剧,过热的系统让发动机的推力越来越大,而此时由于机体过于轻量化的设计和不成熟内部结构安排,导致“Zudah”在高速飞行的时候,过早的发生机体共振现象,越来越快而无法停止的加速,导致机体迅速的超过机体结构所能承受的强度极限,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超过了固体燃料的安全极限,开始持续不断的小规模爆炸(固体燃料一般分成若个药柱存放),爆炸首先摧毁了发动机,接着让原本已经接近结构强度极限的机体瞬间崩溃,四肢及其他脆弱部分开始依次解体,当发动机的温度达到燃料爆炸的极限随着一阵阵震耳欲聋轰鸣,“Zudah”完全被毁。

     毫无疑问,Zimmad公司为“Zudah”倾注了太多了热情赋予了太多的期望。俗话说,期盼越大失望也越大,在U.C.0075年当时的MS技术还不足以职称“Zudah”去实现设计者的理想,所以企图让他一举成功的创意与亮点,在无情的客观规律面前反而成为最可怕的诅咒。Zimmad公司的急功近利的种种做法不仅让无数人的梦想破灭,还白白的牺牲了他人生命。只是兹达的魔咒并没有随着U.C.0075年,ZakuI的胜利而终结,4年后它又一另一幅面孔,另一项使命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 本帖最后由 ACE隶属PLA 于 2010-3-13 23:08 编辑 ]
作者: BROKENWINGS    时间: 2010-3-21 23:44

我是来看Q1还债文的
作者: 群猫乱雾    时间: 2010-3-26 20:29

终于开始还债了
作者: 尊贵的狼    时间: 2010-3-27 13:06

相比ZIMMAD,EF的那帮仁兄就要务实得多喽~
RX-75、77、78、RGM...其中可能还有某些过渡机体,真是一步一个脚印啊,每个都是不朽机...
作者: RGZ-95    时间: 2010-3-27 21:37     标题: 回复 #16 尊贵的狼 的帖子

地主老财与暴发户的差别
作者: kof198824    时间: 2010-4-25 12:54

UC回忆录=,=再去看下
作者: ZhenShiRo    时间: 2010-4-27 11:22

好文
所谓的政治牺牲品果然是阴毛论啊
作者: malganis    时间: 2010-4-27 11:30

对了,兹达最早出处是?不会就是神棍录吧……




欢迎光临 机动战士联盟MSL (http://bbs.cnmsl.net/)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