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雪-10000”太空组合体有一座小城市那么大,它的体积相当于两艘巨型航空母舰,能使5000人同时在太空中生活。当组合体处于旋转重力状态时,里面甚至有一个游泳池和一条小河流,这在当今的太空工作环境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奢侈。但事实是,“暴风雪-10000”号是自“和平号”以来俄罗斯航天界一贯的节俭思维的结果。它的设计思想是:在一个构造中组合太阳系内太空探索的所有功能,这样虽一次性投资巨大,但从长远看还是十分经济的。这艘飞船可做为空间站在地球各个高度的轨道上运行,也可以方便地移动到月球轨道,或做行星际探索飞行,甚至作为殖民卫星,试验太空城市也完全可以胜任。以它那巨大的体积,等于把一个研究院搬到了太空中,就太空科学研究而言,它比西方那些数量众多但小巧玲珑的飞船具有更大的优势。
原帖由
Z鱼雷鲨 于 2010-7-16 19:55 发表
用途……听听下订单的刘慈欣同志怎么说的。他原来还要二十万吨的呢……
刘慈欣还说这东西要能做到水星以内近日轨道航行呢……我现在只要求它能上天。
5000人的居住指标是没办法达到了。尽量多装人吧,因为这东西的 ...
原帖由
艾夏 于 2010-7-17 13:37 发表
你提出的船主体再入大气层和远洋航行这种事在当时技术来说,乃至于以后100年都是矛盾体
尤其是超过100人以上的远洋舰船,大刘那种殖民卫星型船反倒好实现,因为船体结构以及外形根本不用考虑,但是一旦加入你要求的大气层 ...
原帖由
Z鱼雷鲨 于 2010-7-16 19:55 发表
...
5000人的居住指标是没办法达到了。尽量多装人吧,因为这东西的设定我还留着其他地方用。
基本上,上天之后也不要求能再下地面来,
只保留主船体的进入大气层能力就行了。
...
原帖由
Z鱼雷鲨 于 2010-7-17 19:22 发表
谢谢专业讲解……其实呢,刚才这些80年代造超级飞船的设想是给21世纪造超级飞船定底线……
接下来,就该把这东西给用21世纪的技术和差不多的设想现代化整合了,还请帮忙! ...
原帖由
zlzlp 于 2010-7-18 08:23 发表
上世纪80-90年代是一个神奇的时期,那时候出版的科学类书籍超过了之前出版的数量的总和
跑题了,吾自重一下
当“暴风雪-10000”号准备开始前往木星的为期三年的航行时,战争爆发了。当时它上面的一百多名乘员全都返回了地面,他们大部分是空军军官,只留下了米沙一个人。这时“暴风雪-10000”号暴露出它的一个缺陷:在军事上它目标太大,虽然外表形似要塞但是没有任何防御能力。这曾经被归罪于建设是国外科学家和机构对空间站的投资,认为是设计图由被西方势力收买了的科学家篡改过。但其实俄国设计者们一开始就没有预见到后来太空军事化的进程。
原帖由
Z鱼雷鲨 于 2010-7-19 13:40 发表
这样的飞船,在真正的全球合作下建造第二艘甚至量产,工期应该就会缩短不少吧。第一艘飞船的设计缺陷什么的会得到修正,原来凑或出来的功能正式开发之类的。第一艘本身就可以作为建造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