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量产重甲 于 2010-8-22 13:00 发表
话说,MS队突击对方舰队时的M粒是哪来的?M粒有长距离指向性散步?
原帖由
leon004567 于 2010-8-22 07:57 发表
关于战舰光束炮扩散那个问题——幼女控·第一话浮游炮的攻击来自多个方位,盾牌的话只能挡住一面,没有办法完全保护本体。ms冲击单独的战舰或者小型舰队的时候,可能受到战舰的火力打击仅仅来自一个方向,这个时候只要把盾牌 ...
原帖由
leon004567 于 2010-8-22 07:57 发表
关于战舰光束炮扩散那个问题——幼女控·第一话浮游炮的攻击来自多个方位,盾牌的话只能挡住一面,没有办法完全保护本体。ms冲击单独的战舰或者小型舰队的时候,可能受到战舰的火力打击仅仅来自一个方向,这个时候只要把盾牌 ...
原帖由
zeonforever 于 2010-8-22 11:51 发表
话说LZ,你的第六幅图并不是主炮的扩散射击。。这只是拉凯拉姆和其僚舰的防空火力圈。。。。在0093年的时候的防空火力也已经实现了粒子化。。。
原帖由
量产重甲 于 2010-8-22 13:00 发表
话说,MS队突击对方舰队时的M粒是哪来的?M粒有长距离指向性散步?
原帖由
rage 于 2010-8-22 15:39 发表
LZ能够总结出来相当的不容易。问题是现在对战舰的防御能力究竟有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1、如果如之前老李等的说法,战舰皮厚说的话,MS能有效破坏战舰的手段很缺乏,要么是没有射程要么是毁伤不足,没有舰炮配合很难进行对舰 ...
原帖由
ZhenShiRo 于 2010-8-22 16:05 发表
百式的超级米加直击多哥斯基亚也不过是甲板擦破点皮
超级MK2的长距离来复枪直击亚历山大舰桥不过是里面人死了
稍微修复下马上又能用
骡子一炮打中了加鲁达的主舰桥
船员移动到第三舰桥继续战
UC里面的船没那么脆皮的 ...
原帖由
leon004567 于 2010-8-23 14:51 发表
1.手臂的附加装甲都能挡住浮游炮而与此同时机体的行动未受多大影响,那么专门用来抗的盾呢?说到底也就是在对战舰上的ciws武器威力有些疑问。。。
2.突然想到了那个防御特化的吉姆sc,莫非就是拿来。。。
P.S.换了个键盘 ...
原帖由
fa怪叔叔 于 2010-8-23 14:51 发表
另类人大大威武,鄙人跪拜
这里鄙人最主要还想讨论一下关于MS对舰的问题。
结合文章来看,上面设定图里的MS对舰基本战法,怎么看都是要做到一点,那就是先要把对方的舰队,哪怕就是小规模的舰队的阵型给拆散打乱,然后MS进 ...
原帖由
leon004567 于 2010-8-23 18:24 发表
。。。个人觉得。。。鲁姆是联邦惨败囧军惨胜。。。两边多少有点半斤八两的意思。。。
原帖由
rage 于 2010-8-23 20:23 发表
禽兽你说对了,就是这样。如果如另类人说的,MS的武器要“确实”带给战舰伤害,那得尽量贴近战舰,而这贴近的过程时间越长MS被击落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如此自然也就抵消了MS的机动灵活性了。
唉,说到底我就是个战舰派和多炮塔党 ...
原帖由
malganis 于 2010-8-24 01:17 发表
降低收束率之后Beam不是像手电那样均匀扩散而是分散成小团块的来源是?
激光通信虽然不怎么可靠,维持接敌前编队内的通信大概还是可以的
原帖由
Robin567 于 2010-8-24 17:03 发表
现代水面舰艇需要大量承重结构支撑自己的自重,在宇宙里很多地方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美国海军在70年代的攻舰手段除了飞机扔炸弹之外就是舰炮了,是否放弃装甲防护取决于其吨位和应用,即使没有二战时期的战列舰厚达16寸的 ...
原帖由
xtl150ok 于 2010-8-24 16:35 发表
我的逻辑是“无需考虑浮力+宇宙舰抗损性好”》“防护区面积缩小”》“装甲厚度上升”
同时“装甲材料密度小+防护区面积小”》“装甲虽厚但重量不大”
我觉得没有巨大漏洞啊...
当然UC的装甲材料无解,所以我也确实 ...
原帖由
HardyGun 于 2010-8-24 19:54 发表
zaku怎么可能有4m厚的装甲……那个盾有4m厚还差不多。
你把zaku的结构图替换进去,zaku的前胸装甲顶多0.5~1m,4m的话反应堆都没地方放了
原帖由
leon004567 于 2010-8-24 20:39 发表
嗯。。。个人觉得那个防护面积小。。。怎么说呢。。。
大概指的是——外壳其实不用那么厚,但是内部一些关键部位——弹药库、燃料舱等,的“墙壁”要加厚。就是说假如这一块装甲板背后是命门的话,那么这块装甲板就做得非 ...
原帖由
rage 于 2010-8-24 21:10 发表
如果激光通信在一定距离比较可靠的话,那鄙人认为MS小队就更应该分散配置,不然太容易被击中了。二战期间,没有记错的话散兵线都是几百米级别的?就是为了防止被一锅端。陆军的事情鄙人非常小白,如果记错还请诸位指正。
这个 ...
原帖由
xtl150ok 于 2010-8-24 21:27 发表
宇宙舰确实是需要比水面舰多一层舰底,但是宇宙舰的核心区域小,装甲带的长度可以比水面舰小很多...
就拿姆塞来说,主要防护区域就那么几个:动力系统;弹药库;舰桥;炮塔,就这些...动力系统和炮塔都有自已的装甲,舰桥很小,弹药库显 ...
原帖由
另類人 于 2010-8-22 04:38 发表
AE资料库中,早期Salamis改进型的MS搭载量貌似是3台,例如Z高达中的Mont Blanc号,搭载RGM-79R×3,而后期则是9台,例如Gundam Sentinel中的Panama II号,搭载RGM-86R×9。
《一年战争全史》一书中,早期型Musai的MS搭载量为6台(舰 ...
原帖由
Robin567 于 2010-8-25 18:30 发表
宇宙中机动的问题,似乎当年就提到过没有空气阻力和重力的情况下物体的过载基本上就等于物体的推重比吧。只要临时的支撑结构能顶住发射时的过载也就可以了吧 ...
原帖由
malganis 于 2010-8-25 20:05 发表
火箭筒那东西远了还有多少命中率可言呢,就算附赠激光制导,在AA追杀下MS还是赶快剧烈机动的命
机枪、BR之类千米级以上的开火距离倒是不奇怪……
原帖由
clayclee 于 2010-8-25 20:13 发表
ms再近视,几公里的探测范围还是有的。会不会必须贴近的原因就是因为离远了就算打到战舰也很难致命,如果离得太远就会变成看着战舰不时冒出被命中的火光却始终保有战斗力这种情况 ...
原帖由
clayclee 于 2010-8-25 20:57 发表
以zeon的06f为例(c型没有这方面数据),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3200米
这个数据应该是m粒下战斗时的传感范围了,照理应该是光学传感器的范围,探测对象是ms大小的物体,那么同等距离下看见战舰应该也是绰绰有余了。
还有普通ms为什 ...
原帖由
clayclee 于 2010-8-29 20:52 发表
我的意思是,以ms的探测能力和武器,在两三公里外命中战舰还是有可能的;让ms必须突进到数百米距离再实行攻击的原因,有没有可能是离得远虽然能打中,但是却无法制造有效的破坏? ...
原帖由
clayclee 于 2010-8-29 20:52 发表
我的意思是,以ms的探测能力和武器,在两三公里外命中战舰还是有可能的;让ms必须突进到数百米距离再实行攻击的原因,有没有可能是离得远虽然能打中,但是却无法制造有效的破坏? ...
原帖由
clayclee 于 2010-8-25 20:13 发表
ms再近视,几公里的探测范围还是有的。会不会必须贴近的原因就是因为离远了就算打到战舰也很难致命,
如果离得太远就会变成看着战舰不时冒出被命中的火光却始终保有战斗力这种情况 ...
原帖由
rage 于 2010-8-29 21:59 发表
理论上实弹武器在非近地轨道的空间战环境下射程近乎无限,但需要注意的是,就算是机枪的子弹也是带有自毁装置的。
原帖由
xtl150ok 于 2010-8-29 22:11 发表
实弹武器威力是可以不受距离影响,不过弹着时间受距离影响很大,所以...你们懂的
原帖由
另類人 于 2010-8-29 15:17 发表
肉饼桑你说的是直线推进的情况下吧?高速转弯怎么办?另外,在地上造好的Magellan可是可以靠自己的重量支撑的。
原帖由
rage 于 2010-8-31 00:38 发表
其实在宇宙中遭遇战发生的概率是很少的,因为就算是所谓的“航道”也是很广阔的,通常会发生的事情是你看见对方但追不上对方,因此经常会发生的战斗都是在L点或者月球等等的自然或者人工天体附近。 ...
原帖由
xtl150ok 于 2010-9-1 22:14 发表
聚变式是起爆装药引爆之后2块反应块合体(无雾...)超过临界质量,于是发生链式反应
一个力气大的小孩双手可以捧起大约十五磅重的东西,只要那东西的体积不是太大,比如说,那是两块人工提炼的钚重原素。如果那孩子把这两块钚远远地分开着拿,那样是不会出什么事故的。但是,如果他能极快地把双手拍合到一起,如果他又是一个住在大城市里的孩子,那么他就能使两块钚达到“临界质量” ,把上百万人炸死;从理论上说是如此。但实际上并没一个孩子能把双臂挥动得那么快;最多他只会像点燃一个“嘶”的一声就陰掉了的炮仗那样,仅仅杀害他自己 ,引起了一场混乱。我们还需要一种装置,要它能够刷地一下把两小块钚合在一起,那样就会引起一次原子爆炸,掀起一场毁灭整个城市的熊熊大火。
这一种自然现象的表演,在一九四五年里曾经震撼了全世界,而今已经成为陈旧的故事。然而,听来它仍旧是奇怪可怕的。我们不愿去想到这件事,正有如我们不愿去多想一个现代的国家如何试图屠杀欧洲所有的犹太人一样。然而,这一切又都是我们现代生活中的绝对现实。我们小小的地球蕴藏着少许开天辟地时留下的原始死灰,只要少量的这种死灰,它就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毁灭我们所有这些人:因为人类天性中秉赋了少许野蛮本性,仍然保存有这种野蛮本性的进化的社会就会用这种物质毁灭我们。这就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两个基本势力的发展。在经常习见的历史中,这些势力被重大的战役扬起的尘埃所遮蔽而变得模糊,但是只要等尘埃一落净,它们就又显得清晰了。人类的故事是不是也像本书中所叙的,从此进入了最后一章呢,这可是谁也不知道的了。
原帖由
xtl150ok 于 2010-9-1 22:14 发表
聚变式是起爆装药引爆之后2块反应块合体(无雾...)超过临界质量,于是发生链式反应
原帖由
malganis 于 2010-9-2 05:01 PM 发表
内爆式的那些炸药,要是不按引信给出的点火顺序引爆,只怕最大可能是变身脏弹……
要引起引信误动作,也许至少要直击引信吧,如果用的是弹头而非弹底引信的话
关于机雷……据说布雷部队是中期的反舰“王牌”,怎么也不能只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