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MS-21C Dra-C 1.0 [打印本页]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9-22 16:40     标题: MS-21C Dra-C 1.0

一年战争(One Year War)终战后,曾任扎比家亲卫队队长的艾格维尔·迪拉兹(Aiguille Delaz)召集拒绝向小行星阿克西斯(Axis)逃亡的公国军残党组建『迪拉兹舰队』 (Delaz Fleet)扎根于Side1暗礁宙域的荆棘之园(Garden of Thorns),并于U.C 0081年吉翁国庆日后开展针对联邦军游击战。虽然在以阿纳贝尔·卡多(Anavel Gato)等优秀驾驶员的带领下取得一定的战果,但在联邦持续的高压宇宙殖民地政策及得知高达开发计划(Gundam Development Project)下,迪拉兹最终选择发动名为“星尘作战”(Operation Stardust)殖民星降下作战来扭转这个局面。为了付诸实施,迪拉兹动用一切人力物力进行全面备战。为了短时间内极大提升战力,荆棘之园里的设计人员研发出一种适合突击及强行侦查用MS——MS-21C Dra-C。

由于资源条件限制,机体参考过去为多鲁兹·扎比(Dozle Zabi)制造 MS-06R-2S Zaku Late Production Type Dozle Zabi Custom宇宙适应性高性能改装方案,运用在荆棘之园及周边暗礁战斗损毁的兵器作为研发素材。头部采用曾在水战用MS及MA中使用的Zimmad水中环绕式结构为蓝本进行改进:设计人员使用MS-06F2 ZakuⅡType F2破损头部通过进行冷焊接的方法,让头部有更大使用空间。探测器方面使用经过改良的特殊多轨道探测器:除了装设的可360°探测的高速轨道传感器外,头部前端加装了三个新型探测器并将原有的Zeonic水平式探测器轨道大幅延长提加大后方探测视野。但阿纳贝尔·卡多驾驶RX-78GP02A Gundam "Physalis" 于孔贝岛(Konpei Island)的EFSF观舰式上进行大范围核攻击,让联邦军大幅加快对迪拉兹舰队清剿的步伐。此次后MS-21C Dra-C完全断绝了改装的补给供应无法改装,在进行战斗依然有三分一机使用MS-06F2 ZakuⅡType F2的头部传感器进行应急处理手段。

MS-21C Dra-C主体部分主要使用MS-06F2 ZakuⅡType F2的躯干为基础,由于设计人员追求更大的推力及更强的加速性。大胆地采用Gattle战斗机的大功率推进器替换原有推进器,通过导管连接提供能量。MS腿部则改为大型工质燃料舱、辅助小型推进器及起落架组成宇宙推进器单元,大幅提升机体可持续加速性。同时两肩加装球型四喷嘴推进器,减少因排除腿部导致的AMBAC(Active Mass Balance Auto Control)失衡。背部推进器两侧装设散热板以减少推进器对机体造成过热问题。

武装方面由于设计人员过分专注于加速性及推力方面强化使机体结构严重不平衡。机体可承受的反冲力系数低下,导致无法使用残党常规配备的MMP-80 Zaku Mahinegun及MMP-78Zaku Mahinegun。最终设计人员只能将右臂改造后装备可能来自Gattle战斗机所使用的40mm三联装无壳弹机枪,并配备了大容量弹仓及新型射控系统来提高战斗支援能力及生还率。

为了弥补武器不足的问题,设计人员特地研发出一把特殊的固定式Beam Saber装设于由以战舰装甲为材料制作的盾上。盾使用姆赛级战舰侧面装甲为材料制成,但由于切割加工问题装甲大幅削弱虽然不足以抵挡Mega粒子炮攻击,但对联邦系实弹武器还是一定的防御性。同时由于MS-21C并不具备直接使用Beam Saber功率,而由于迪拉兹舰队并没有足够的小型融合炉使用,有少数MS-21C Dra-C可能使用E-CAP及工业应急的米诺夫斯基粒子发生器代替小型融合炉提供能量。虽然整体战力依然不具备应付正规作战,但在加速性加持下进行一击脱式游击战术获得不错的战果。

MS-21C Dra-C大约生产了30台,并因战斗力不足、运动性贫弱等问题仅作为侦查佯攻使用。而迪拉兹舰队的瓦解却没有让其消失于历史洪流,在Neo Zeon成立后MC-21C被用作小行星据点AXIS守卫警戒。而到了U.C.0096年拉普拉斯战争期间『戴袖的』将MS-21C的3联装40mm无壳弹机枪换装为中口径六管加特林机枪试图在帛琉防守上苟延残喘。但由于性能悬殊,MS-21C最终在帛琉攻防战中以被击毁的方式完成其历史使命。


编号:MS-21C Dra-C
名称:特拉杰
单位名称:宇宙突击型MS
生产商:迪拉兹舰队
运用:迪拉兹纷争、格利普斯战争、帛琉攻略战
第一次装备:0083
内部环境: 标准式驾驶舱
尺寸: 头顶高:29.8米
重量:本体重量:23.9吨
全备重量:49.0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超硬合金钢
发电机出力:596KW
推进力: 117500KG
加速度: 2.40G
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10900米
固定武装:
3连装40mm无壳弹机枪(0083)
加特林机枪(0096)
光束军刀





[ 本帖最后由 Ulyanovsk 于 2012-3-24 23:54 编辑 ]
作者: Z鱼雷鲨    时间: 2011-9-22 18:07

好东西!
除了装设的可360°探测的环形探测外
这句好像缺了点什么?
作者: WRL1911    时间: 2011-9-22 20:04

在AEM已经拜读过了,还是那句话,这产量,两代水壶脑袋的驾驶员真是走了狗×运了……
作者: 虎虎    时间: 2011-9-22 20:35

Beam Saber,这样叫感觉怪怪的,一看这词就想到那个人身上去了。。。
作者: fg97    时间: 2011-9-22 21:01

40mm无壳威力能和90mm穿甲弹一样?反正我不信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9-22 21:05     标题: 回复 #5 fg97 的帖子

120mm的弹芯
作者: fg97    时间: 2011-9-22 21:13     标题: 回复 #6 Ulyanovsk 的帖子

120mm是脱壳穿甲弹?40mm用的是弹芯?宇宙战有脱壳穿甲弹?
就算是这样,装药量也不是一个级别的,加上弹底面积变小,想达到同样的枪口初速就需要更大的膛压和更长的身管。对比小口径化过程中的代表枪械,缩小口径基本都意味着枪的重量增大。残党还有闲心开发一种新的枪械?



补充:查了下wiki,脱壳穿甲弹是靠离心力甩开弹托的……宇宙战应该也可以用,但就要和约翰牛一样用线膛。现代尾稳穿甲弹弹芯在20~30mm之间,改小口径也没问题。
所以问题还是集中在120改40,如何保证出膛速度?
另外该型号扎古机枪是否配有脱壳穿甲弹?查资料该型机枪在ms战中威力不足才催生了90mm机枪。这样两下折扣一打,40mm也就是根烧火棍……

[ 本帖最后由 fg97 于 2011-9-22 21:55 编辑 ]
作者: Z鱼雷鲨    时间: 2011-9-22 21:31

120脱壳穿甲弹里面装40MM弹芯不算困难,但是这个弹芯再缩短成无壳蛋的弹头,动能剩下多少?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9-22 22:09     标题: 回复 #7 fg97 的帖子

40MM  x3 情況下來说这个效果沒錯,你要說单独那个并不是这台的讨论范畴了。

然后那机枪很可能是来自Gattle战斗机的装设的机枪改装的,联想到迪拉兹物尽其用的情况下不是没有可能的。

[ 本帖最后由 Ulyanovsk 于 2011-9-22 22:13 编辑 ]
作者: malganis    时间: 2011-9-22 22:14

用也不是不能用,内弹道参数什么的只怕要全变了,而且受药筒限制弹药大小应该也差不太多
大型推进器+山寨FB+可动燃料舱,怎么看运动性也不会差

[ 本帖最后由 malganis 于 2011-9-22 22:41 编辑 ]
作者: 另類人    时间: 2011-9-22 22:29

喂喂,脱壳穿甲弹的好处不应该是靠很高的长径比来降低风阻,达到高速的效果么?宇宙中没有风阻,没有任何理由使用脱壳穿甲弹啊。带着卡瓣,那就是多带一些动能,杀伤效果应该更好才对。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9-22 22:34     标题: 回复 #11 另類人 的帖子

一直强调无壳,却变成脱壳才是问题……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9-22 22:48     标题: 回复 #10 malganis 的帖子

没有AMBAC,机动性跟加速力很好,但运动性非常差
作者: Z鱼雷鲨    时间: 2011-9-22 22:48

40MM弹的备弹是多少?无壳弹比起90MM弹在储存上不知道有没有优势。
作者: fg91    时间: 2011-9-22 22:54     标题: 回复 #9 Ulyanovsk 的帖子

ms战威力不足的弹头加上缩减的发射药结果和后期90机枪威力差不多…………无眉是不是该拖一批军工开发人员出去枪毙?
稍查了下资料,该型120机枪有提到使用穿甲榴弹,但并没有脱壳穿甲弹的记录。
联想一下m1a1的120弹改成40博福斯会是什么后果就知道21c的枪械弱爆了
作者: Z鱼雷鲨    时间: 2011-9-22 22:57     标题: 回复 #15 fg91 的帖子

也许该比喻成120MM改成35MM装在Bushmaster里打?35MM弹虽然弹壳长装药多但是弹头其实比较轻,比例上好像比120MM APFSDS的小。
作者: malganis    时间: 2011-9-22 23:13     标题: 回复 #13 Ulyanovsk 的帖子

这机动性和运动性的区别?燃料用得飞快倒是可以肯定的,燃料棒可动吧
PS:见过120mm 翼稳穿甲弹的图,应该是脱壳的了(全史那货?),脱壳完弹芯截面积小了,不折断的话穿透力自然强
有了40无壳弹炮,然后拔弹头换120弹芯?毕竟相比之下改炮比改弹药难多了

[ 本帖最后由 malganis 于 2011-9-22 23:20 编辑 ]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9-22 23:14     标题: 回复 #15 fg91 的帖子

多谢指正,那个用枪的问题我忘记了准确型号了
作者: Z鱼雷鲨    时间: 2011-9-22 23:31     标题: 回复 #17 malganis 的帖子

120弹芯长度不减的话,无壳弹就得减装药
作者: 另類人    时间: 2011-9-22 23:38



QUOTE:
原帖由 Ulyanovsk 于 2011-9-22 22:34 发表
一直强调无壳,却变成脱壳才是问题……

话说40mm炮用之前120mm炮的弹芯的话,那只能是之前的120mm炮的炮弹是脱壳弹才能解释得清楚吧……
不过看你们讨论,我有点晕了……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9-23 00:00


好吧应该能说明什么……
作者: fg91    时间: 2011-9-23 08:26

40除非你用天顶星技术,否则别想击穿oyw后期ms装甲,我是倾向于光头是彻底的废物利用,反正这东西做海盗对付护航机或突击艇啥的够用了,加速性也令人满意。
大口径改小口径,首要问题是装药量成倍减少,无法保证膛口动能。2002年报道的40尾稳的穿甲厚度在150mmRHA,120尾稳在60度弹着角时穿深大于400mmRHA。所以我建议你放弃一相情愿的yy,直接承认21c火力的贫弱
作者: JUSTICE    时间: 2011-9-23 14:09

我也倾向于40mm是直接从别的什么东西上拆下来的。这东西如果真好用,以残党魔改成性的毛病,肯定会堆砌到其他MS身上

话说吉翁这边口径也真够杂的
MS头炮的20mm和30mm、马杰拉和07B3的35mm、Dra-C的40mm、06D的60mm、07的75mm、MMP-80的90mm、ZMP-50的105mm、14系列臂部外挂机炮的110mm、ZMP-78的120mm、马杰拉炮的175mm、06K的180mm……

吉翁的后勤人员实在是太苦逼了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9-23 14:54     标题: 回复 #23 JUSTICE 的帖子

我其实倾向假设是卡托尔战斗机的机炮,但一直找不到出典所以才勉强用上某次讨论的假设。


回复 #22 fg91 的帖子
言重了,错误之处请见谅。只是假设了三联装的效果,所以单体上威力的问题没考虑进去。
作者: Z鱼雷鲨    时间: 2011-9-23 15:12     标题: 回复 #23 JUSTICE 的帖子

我还记得几年前讨论过,说不同用途的武器用不同口径能有效减少后勤混乱。
但是我怀疑后勤人员看着105、110、120炮弹堆在一起能有多感激……
作者: JUSTICE    时间: 2011-9-23 15:25



QUOTE:
原帖由 Z鱼雷鲨 于 2011-9-23 15:12 发表
我还记得几年前讨论过,说不同用途的武器用不同口径能有效减少后勤混乱。
但是我怀疑后勤人员看着105、110、120炮弹堆在一起能有多感激……

但吉翁是相同用途的武器也有一大堆不同口径
光MS头炮就有20、30和60三种口径,类似用途的还有35和40两种口径
105、110和120这三种机关炮弹也看不出区分的必要
作者: fg91    时间: 2011-9-23 16:38

不同口径不是说毛子的作风么……说是战场条件下打电话也不会搞错
至于三联装……三把ak捆一起也打不穿一把ak打不穿的装甲。这不是游戏,捆一捆就加攻击力。
作者: kaitosindbad    时间: 2011-9-23 19:59



QUOTE:
原帖由 fg91 于 2011-9-23 16:38 发表
不同口径不是说毛子的作风么……说是战场条件下打电话也不会搞错
至于三联装……三把ak捆一起也打不穿一把ak打不穿的装甲。这不是游戏,捆一捆就加攻击力。 ...

但是除了不同口径还有不同弹种...根据不同战况使用不同弹种,有时候甚至要混用...甚至专用机可能还有特别要求...我是后勤我自杀算了...

3连装只是为了攻击速度吧?对威力的确没有帮助
作者: Z鱼雷鲨    时间: 2011-9-23 20:16     标题: 回复 #28 kaitosindbad 的帖子

除非做到一个口径只有一个弹种,增加口径种类就是增加麻烦。
3联装倒是能做到高速掠袭战斗需要的火力密度,在射击窗口里泼最多的水出去。
作者: fg97    时间: 2011-9-23 21:17     标题: 回复 #29 Z鱼雷鲨 的帖子

所以我说40mm的口径在那里摆着,威力肯定是不足的,大毒蛇命中M1A1首上装甲再多也没用。
21C就是追货船然后日翻护航战斗机的干活,ms战纯粹是拿来充数的
如果采用现在流行的弹头埋在发射药里的无壳弹结构,120脱壳的弹芯还会造成发射药相对原始40mm还要降低…… (这里姑且认为将120的弹芯截短到适合40mm炮弹药)
作者: Z鱼雷鲨    时间: 2011-9-23 21:20     标题: 回复 #30 fg97 的帖子

我前头说了切弹芯会让动能下降
宇宙里APFSDS优势本来不高
作者: leon004567    时间: 2011-9-24 17:55

。。。盾里面藏了小型核熔炉?求出处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9-24 18:19     标题: 回复 #32 leon004567 的帖子


作者: 另類人    时间: 2011-9-25 21:03     标题: 回复 #33 Ulyanovsk 的帖子

设定图里面说的是“E-CAP + 小型Generator”,这个Generator是反应炉么?我一直以为应该是Reactor的。
作者: darkking1200    时间: 2011-9-25 21:25

发电机没错啊……

我记得哪个说过这是从05上拆的老式炉子
作者: 另類人    时间: 2011-9-25 23:39     标题: 回复 #35 darkking1200 的帖子

发电机的形式可以有很多,但是能确定这个发电机是核融合反应炉么?没有看到过类似的资料。另外,如果是05的老炉子的话,那大小有4立方米左右,和盾牌上面的大小明显不一样吧。

看到盾牌那一段,又看到了老问题“用军舰装甲做的盾牌”,没有地方提到这个军舰装甲的切割方式,所以我仍然认为军舰的装甲没有“半台扎古”那么厚。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9-26 00:05



05L这个背包是700KW,若果简化处理降低功率应该在体积上缩小



0083姆赛级的侧面装甲可能用于21C。

[ 本帖最后由 Ulyanovsk 于 2011-9-26 00:13 编辑 ]
作者: 另類人    时间: 2011-9-26 00:09     标题: 回复 #37 Ulyanovsk 的帖子

反应炉这种东西应该都是一体化设计,降低功率、缩小体积的小型反应堆恐怕是一个完全的全新型号了吧?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9-26 00:14     标题: 回复 #38 另類人 的帖子

把其算作工业应急产品也可以,至于耐用性方面可能非常不稳定。
作者: leon004567    时间: 2011-9-26 03:05     标题: 回复 #36 另類人 的帖子

说是用战舰装甲,不过肯定不是拆下来直接用,要修整的嘛

战舰这玩意全身上下装甲又不可能是一般厚度,要说重点防护的部位能有“半台扎古”那么厚个人觉得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不过这种厚度肯定没法直接拿来做成21-c的盾牌就是了。。。
作者: radish    时间: 2011-9-26 09:15

NS-21C这种废物利用,每一台的性能和改造方式应该都不会完全相同
PS:在机体内某些部分加入发电机(Generator)是很常用的做法,但是炉子是不一样的,多炉的恐龙MS到了0087后期才出现,0083不可能会有把其他MS的背包小型化再装到手腕上推一把BS的技术——也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那把BS其实叫做Beam Dagger更为恰当,出力相当之低
作者: darkking1200    时间: 2011-9-26 09:57

小型化多炉心技术,联邦的MS不都是这样吗
单炉撑死上到1000KW左右就是极限了,更大功率的炉子基本上都是多炉心设计。如果说21C从其中拆出一部分救急也不是不可能的。
作者: FA怪叔叔    时间: 2011-9-26 10:04     标题: 回复 #41 radish 的帖子

……………………
RX-78开始就带了7个炉子。。。
另外,刚好鄙人有个事儿想确认一下,那个关于单炉出力不到1000KW的说法。这个有具体出处不。。感觉这玩意儿和AEJ的说法抵触的。

[ 本帖最后由 FA怪叔叔 于 2011-9-26 10:14 编辑 ]
作者: 另類人    时间: 2011-9-26 21:39



QUOTE:
原帖由 darkking1200 于 2011-9-26 09:57 发表
小型化多炉心技术,联邦的MS不都是这样吗
单炉撑死上到1000KW左右就是极限了,更大功率的炉子基本上都是多炉心设计。如果说21C从其中拆出一部分救急也不是不可能的。 ...

但是Zeon的MS是整体式反应炉的吧?MS Illustrated 2003里面还有整体式反应炉和人的对比图呢,大概4立方米左右。MS-21用的应该是Zeon自己的反应炉才对吧?如果到处去找联邦的反应炉,这是不是有点太费劲?如果有的装了小的Beam Saber,有的没有装,那我觉得还能理解为“也许有一部分用了联邦的小反应炉”。
另外,Darkking殿你的签名。

QUOTE:
原帖由 leon004567 于 2011-9-26 03:05 发表
说是用战舰装甲,不过肯定不是拆下来直接用,要修整的嘛

战舰这玩意全身上下装甲又不可能是一般厚度,要说重点防护的部位能有“半台扎古”那么厚个人觉得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不过这种厚度肯定没法直接拿来做成21-c的盾牌就 ...

那啥,是一台半Zaku,而且现在大家基本已经默认为“绝大部分地方的装甲都是这么厚”,而不是“重点防御区是这么厚”,我之前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这个厚度很不合理。看这里的32楼。
http://bbs.cnmsl.net/thread-57631-1-3.html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9-26 23:13     标题: 回复 #44 另類人 的帖子

  考虑到暗礁宙域期间的游击战可能会掳获一些联邦MS的残骸加以使用,接近三分一的机体可能使用联邦小型炉。

另外求一下萨拉米斯跟麦哲伦的装甲数据,那块装甲可能不是来自姆赛级的,那个区域太多战争垃圾了。

[ 本帖最后由 Ulyanovsk 于 2011-9-26 23:15 编辑 ]
作者: 另類人    时间: 2011-9-26 23:30     标题: 回复 #45 Ulyanovsk 的帖子

根據老李的說法,“一台半Zaku”的說法來自於“倫卡洋面炮擊戰”,裏面提到“盾牌是用Musai的裝甲做的”,因此得出“裝甲等於一台半Zaku”的結論,既然都已經明確提到是Musai的裝甲做的,那恐怕就不是麥哲倫和薩拉米斯的裝甲做的了。
但是這裡面,一是這塊裝甲的切割方式的問題,二是即使有這麼厚(這恐怕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全都是這麼厚,我那篇《艦隊雜想錄》裏面的圖就是嘗試說明這個的。但是大家討論的時候已經習慣以“裝甲都是這麼厚”為一個默認前提了。

至於聯邦軍艦的裝甲數據,這個沒有看到過,不過好像大家普遍的結論都是“連Musai這樣號稱皮薄的軍艦都能在同一個地方承受兩次Mega粒子炮的打擊”。
作者: rage    时间: 2011-9-27 09:14     标题: 回复 #46 另類人 的帖子

关于这个我想说,应该并不是“討論的時候已經習慣以‘裝甲都是這麼厚’為一個默認前提了”,而是认为其整体抗损能力很大,生存能力远胜MS而已。
作者: 另類人    时间: 2011-9-27 12:54



QUOTE:
原帖由 rage 于 2011-9-27 09:14 发表
关于这个我想说,应该并不是“討論的時候已經習慣以‘裝甲都是這麼厚’為一個默認前提了”,而是认为其整体抗损能力很大,生存能力远胜MS而已。

嗯,抗损能力肯定是很强的,之前也提到过,不像水面舰艇,宇宙军舰就算是千疮百孔,还是不会“沉没”的,而且不像水面舰艇一样需要考虑水密舱之类的(气密舱是需要的,但是比水密舱的设置要简单),所以生存性比水面舰艇高了好多档次。
至于MS嘛…两个几乎是不同级别的存在了,生存性比MS还低的话设计师肯定要自杀的。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9-27 21:08

修订,增加内容
作者: leon004567    时间: 2011-9-27 22:54

话说由于机体结构强度问题用不了标准的mmp-78和mmp-80,但是到了96年袖章佬又给这玩意装了加特林,那么整机都得大改啊。。。有点费力不讨好。。。
作者: Z鱼雷鲨    时间: 2011-9-27 23:25     标题: 回复 #50 leon004567 的帖子

弹药一样,身管加长,后坐力问题不会太大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9-27 23:36



QUOTE:
原帖由 leon004567 于 2011-9-27 22:54 发表
话说由于机体结构强度问题用不了标准的mmp-78和mmp-80,但是到了96年袖章佬又给这玩意装了加特林,那么整机都得大改啊。。。有点费力不讨好。。。



改动方面应该可以承受
作者: 雷德幻像    时间: 2011-9-28 09:52

加特林用外能源问题不大,OS的重心配平问题肯定要修改

没人吐糟ZION的后勤整备员都是有如印度斯坦飞机公司一般的万能么……
作者: leon004567    时间: 2011-9-28 10:12     标题: 回复 #53 雷德幻像 的帖子

那个加特林不是实弹的?

天才后勤啥的都是被逼出来的。
作者: JUSTICE    时间: 2011-9-28 14:24

仔细看看,那个光剑搞不好也是缴获品
作者: fg97    时间: 2011-9-28 20:35     标题: 回复 #51 Z鱼雷鲨 的帖子

身管加长那后坐力也会有少许增加,还有就是射速有多大提高?这也是影响后坐力的因素。
不过我倾向于40mm炮还是21C能承受的
96年的40mm加特林能打什么啊……ms基本没有能吃的了吧
作者: leon004567    时间: 2011-9-28 22:43     标题: 回复 #56 fg97 的帖子

。。。那个加特林还是40mm的?我以为最少也换到60了
作者: Z鱼雷鲨    时间: 2011-9-28 23:24     标题: 回复 #55 JUSTICE 的帖子

粒子喷射口像GM的?用半把雉刀或者14F的剑简化一下也不是不行
作者: 另類人    时间: 2011-9-28 23:47



QUOTE:
原帖由 雷德幻像 于 2011-9-28 09:52 发表
加特林用外能源问题不大,OS的重心配平问题肯定要修改

没人吐糟ZION的后勤整备员都是有如印度斯坦飞机公司一般的万能么……

外能源的話後坐力更大才對,因為全部的火藥氣體都用來推動彈藥了,沒有推動機械結構的。

QUOTE:
原帖由 fg97 于 2011-9-28 20:35 发表
身管加长那后坐力也会有少许增加,还有就是射速有多大提高?这也是影响后坐力的因素。
不过我倾向于40mm炮还是21C能承受的
96年的40mm加特林能打什么啊……ms基本没有能吃的了吧 ...



QUOTE:
原帖由 Z鱼雷鲨 于 2011-9-27 23:25 发表
弹药一样,身管加长,后坐力问题不会太大

身管加長,意味著推動彈藥的時間變長,也意味著後坐的時間變長,這對後坐裝置的考驗是會更高的,不是“少許”了吧。

QUOTE:
原帖由 Z鱼雷鲨 于 2011-9-28 23:24 发表
粒子喷射口像GM的?用半把雉刀或者14F的剑简化一下也不是不行

薙刀。

QUOTE:
原帖由 leon004567 于 2011-9-27 22:54 发表
话说由于机体结构强度问题用不了标准的mmp-78和mmp-80,但是到了96年袖章佬又给这玩意装了加特林,那么整机都得大改啊。。。有点费力不讨好。。。

這就要看單管120mm炮和多管40mm炮的後坐力對比了,對槍械不瞭解,不知道能有多少區別。
作者: JUSTICE    时间: 2011-9-29 11:38



QUOTE:
原帖由 fg97 于 2011-9-28 20:35 发表
身管加长那后坐力也会有少许增加,还有就是射速有多大提高?这也是影响后坐力的因素。
不过我倾向于40mm炮还是21C能承受的
96年的40mm加特林能打什么啊……ms基本没有能吃的了吧 ...

说实话21C这东西从一开始就没人指望它能和正规MS对抗,也就是巡个逻、侦个查,或者欺负欺负非武装目标什么的

凑数的东西真不能要求太高……
作者: 白马渡    时间: 2011-10-1 11:56

本人对这种战时急造拼装品一向十分有爱,自从在独角兽第三话里看到以来,一直到处搜罗关于它的资料,不过发现此物的设定有诸多自相矛盾之处。

楼主说此物在迪拉兹时期使用无壳弹,但本人所找的各种资料上都只说它装备火神炮,并没有说弹药是有壳还是无壳的。英文资料都说是“3-barrel 40mm vulcan gun
虽然几乎所有的资料上都说它最初使用三管转管炮,但从迪拉兹时期的设定图片和模型来看,却都只有一根炮管,而且貌似还是弹匣供弹的,口径肯定不止40mm。怎么看都不像转管炮的样子:


关于大家争论的光剑到底是自带融合炉还是要靠机体供电,本人在网上找寻许久,确实少有确切的答案。不过翻到一个由国外爱好者设置的收藏日本动漫机体资料的网站,那上面似乎引用了某款游戏中MS-21C的设定(考虑到游戏也是高达产业中重要的一块,游戏里的设定,应该也可以算数吧?),认为盾牌上的光剑没有融合炉,是靠机体供电的,但有储能装置,故而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充满能量的情况下,可连续使用300秒,储能耗尽以后,就要靠机体给它补充能量,平均每充电1秒,可使用15秒:
http://roleplaying.diraven.net/gundam/moblesuits/ms-21c_dra-c.html

关于袖章军手里MS21C的转管炮,也没有详细的资料,只说用的是实体弹,口径等一概不知。而且有的设定图上是4根炮管,有的是6根炮管:



[ 本帖最后由 白马渡 于 2011-10-1 21:06 编辑 ]
作者: leon004567    时间: 2011-10-1 13:47     标题: 回复 #61 白马渡 的帖子

。。。网站链接点进去看了一下——这啥,怎么看着有点像D&D的人物卡?个人觉得不能作数。。。其实不少游戏都很难作数的,比如SD系列里面浮游炮还能在地上用呢

Mahq算是比较权威的资料站了,上面关于Ms-21的资料里,腿部那两根是燃料槽,个人认为是不可能用于行走的。
至于看起来不像40mm。。。嘛,刚大木的头炮还是60mm的呢。
其实和120mm的mmp78对比一下,个人觉得那个枪管里塞下三根40mm的枪管还是可能的。另外应该是用弹夹的。


http://www.mahq.net/mecha/gundam/0083/ms-21c.htm

[ 本帖最后由 leon004567 于 2011-10-1 13:49 编辑 ]
作者: 白马渡    时间: 2011-10-1 16:04

恩,那个网站上不少说法都是一家之言、别无分店,可能是不太靠谱。

只是我觉得加特林炮本来射速就高,这么个扁扁的小弹匣恐怕容不了多少弹药,用不了一会儿就要换弹匣了,可恶的是备用弹匣还不知放在哪里。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10-1 16:54



QUOTE:
原帖由 白马渡 于 2011-10-1 11:56 发表
本人对这种战时急造拼装品一向十分有爱,自从在独角兽第三话里看到以来,一直到处搜罗关于它的资料,不过发现此物的设定有诸多自相矛盾之处。

楼主说此物在迪拉兹时期使用无壳弹,但本人所找的各种资料上都只说它装备火神炮 ...

由于没有抛壳口,所以我已经说明为“可能”。

由于可能运用到联邦小型炉,所以充放没有那网站论述的慢,后面也提到E-CAP作为补充。

至于“腿”,宇宙推进器单元有起落架,但只是方便其着舰用。



回复 #62 leon004567 的帖子


口径表示在这图,最早在阿纳海姆找到了


……………………………………………………………………………………











话说现在这些图在写文时都用过。

[ 本帖最后由 Ulyanovsk 于 2011-10-1 16:57 编辑 ]
作者: leon004567    时间: 2011-10-2 13:59

盾可以挡住2次米加粒子炮攻击——这个听起来太假了啊,除非涂上一层又一层的ABC,否则那块盾牌不大可能这么能抗。别说舰炮了,MS手里的BR命中两发这盾就应该穿了啊。。。
作者: 另類人    时间: 2011-10-2 16:48



QUOTE:
原帖由 白马渡 于 2011-10-1 11:56 发表
本人对这种战时急造拼装品一向十分有爱,自从在独角兽第三话里看到以来,一直到处搜罗关于它的资料,不过发现此物的设定有诸多自相矛盾之处。

楼主说此物在迪拉兹时期使用无壳弹,但本人所找的各种资料上都只说它装备火神炮 ...

6管和4管,既然是手拿的,也许可以认为是“可以换不同型号的炮”吧,不过资源贫乏的情况下,能搞到这么多不同枪械的弹药么……个人表示怀疑。
另外,如果真的是充电1秒,可以用15秒的话,那完全可以弄一个“边充电边放电”的设置,这样可以相当于无限使用了,所以对这个设定个人也表示怀疑……

话说白马兄怎么有心情来这里了?他乡遇故知,真是幸事。

QUOTE:
原帖由 Ulyanovsk 于 2011-10-1 16:54 发表



由于没有抛壳口,所以我已经说明为“可能”。

由于可能运用到联邦小型炉,所以充放没有那网站论述的慢,后面也提到E-CAP作为补充。

至于“腿”,宇宙推进器单元有起落架,但只是方便其着舰用。



回复 #62 leon004567 的 ...

那张图没有口径吧?只说了是3管的。
作者: 白马渡    时间: 2011-10-2 17:48



QUOTE:
原帖由 另類人 于 2011-10-2 16:48 发表

6管和4管,既然是手拿的,也许可以认为是“可以换不同型号的炮”吧,不过资源贫乏的情况下,能搞到这么多不同枪械的弹药么……个人表示怀疑。

姑且认为不论4管还是6管,用的弹药都一样吧。不过那左手,由于盾牌的安装位置比较碍事,也难以拿手持式武器作战了。袖章军虽然总体上资源贫乏,可以利用的零部件种类恐怕还是不少的,只是每种都不多罢了。

PS:其实我上这论坛好久了,由于这论坛游客也可看帖,所以一直没弄ID,最近才注册了发帖^_^。
作者: fg97    时间: 2011-10-2 20:22     标题: 回复 #65 leon004567 的帖子

如果按小说,21C是能被01FB的头部机炮撕成碎片的废柴啊……还挡米炮?
作者: ZhenShiRo    时间: 2011-10-2 20:56



QUOTE:
至於聯邦軍艦的裝甲數據,這個沒有看到過,不過好像大家普遍的結論都是“連Musai這樣號稱皮薄的軍艦都能在同一個地方承受兩次Mega粒子炮的打擊”。



QUOTE:
盾使用姆赛级战舰侧面装甲为材料制成,在测试当中证实至少能抵御两次Mega粒子炮攻击。

这里有问题吧,以前一句为准的话那么切割过的盾牌性能很值得怀疑啊
如果后面那条成立,那么前哨战是不是好去死了
作者: fg97    时间: 2011-10-2 21:03     标题: 回复 #69 ZhenShiRo 的帖子

前哨战对战舰的描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还有一群人笑卡拉巴出身机师的场面也不合理,总之前哨战如果放到大环境的背景设定下的话,问题很多……
0079小说提到木马的腹部120机枪和扎古火箭炮都打不穿(虽然我很好奇鸭子为什么会知道……)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10-2 21:57     标题: 回复 #66 另類人 的帖子

我手滑打错了,是管数。

40mm 巴尔干炮这个是官设的,所以不用多说了。


……………………………………………………………………


这里是说射中盾上同一处能承受,0083年的BR 威力还是跟79年相差不是太多,GM的主武器还是实弹为主。

[ 本帖最后由 Ulyanovsk 于 2011-10-2 22:00 编辑 ]
作者: ZhenShiRo    时间: 2011-10-2 22:06

文中说的可是Mega粒子炮,不是吉姆喷枪或者机枪啥的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10-2 22:22     标题: 回复 #72 ZhenShiRo 的帖子



QUOTE:
原帖由 另類人 于 2011-9-26 23:30 发表
根據老李的說法,“一台半Zaku”的說法來自於“倫卡洋面炮擊戰”,裏面提到“盾牌是用Musai的裝甲做的”,因此得出“裝甲等於一台半Zaku”的結論,既然都已經明確提到是Musai的裝甲做的,那恐怕就不是麥哲倫和薩拉米斯的裝甲做的了。
但是這裡面,一是這塊裝甲的切割方式的問題,二是即使有這麼厚(這恐怕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全都是這麼厚,我那篇《艦隊雜想錄》裏面的圖就是嘗試說明這個的。但是大家討論的時候已經習慣以“裝甲都是這麼厚”為一個默認前提了。

至於聯邦軍艦的裝甲數據,這個沒有看到過,不過好像大家普遍的結論都是“連Musai這樣號稱皮薄的軍艦都能在同一個地方承受兩次Mega粒子炮的打擊”。

你究竟有没有看过另类人说了什么……

[ 本帖最后由 Ulyanovsk 于 2011-10-2 22:23 编辑 ]
作者: ZhenShiRo    时间: 2011-10-2 22:27     标题: 回复 #73 Ulyanovsk 的帖子

当然看过了,问题在于你这块盾牌实在是太薄了,
你要坚持这么薄的盾牌能挡两发Mega粒子炮么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10-2 22:32     标题: 回复 #74 ZhenShiRo 的帖子

你怎么知道“厚度”?单从机设知道“厚度”?

机设有证明"厚度"吗?就是因为没有才借鉴了姆赛级装甲相关的资料。

你也可以写一篇完完整整的研究文来驳斥这个问题,我并不反对。
作者: ZhenShiRo    时间: 2011-10-2 22:39     标题: 回复 #75 Ulyanovsk 的帖子

机设本身没有设定盾牌厚度不错,我目测的
不过你直接挪用了姆塞级装甲的资料肯定有问题
如果这块盾牌能挡住两发Mega粒子炮成立,
那么装甲材质相比战舰更先进的MS的防护性能显然要上升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准,然而这与事实不符

另外我也只是在质疑而已,也没时间和兴趣写长文来驳斥这个问题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10-2 22:43     标题: 回复 #76 ZhenShiRo 的帖子

盾牌用姆赛级战舰装甲制造,按照共识的一台半扎古来计算,完全有能力。

当然你要说机体结构是否能支撑肯定是有问题,但这个问题并不影响这个盾的功能。

至于挪用与否,看你个人判断了。

[ 本帖最后由 Ulyanovsk 于 2011-10-2 22:45 编辑 ]
作者: leon004567    时间: 2011-10-3 00:13     标题: 回复 #77 Ulyanovsk 的帖子

嘛,要说那块盾能挡下两次BR倒还成,10MW的舰炮。。。

至于舰炮威力,Z里面有个片段——泰坦斯伪装成陨石的战舰偷袭奥古战舰,一发下去奥古战舰就沉默了,当然这是有心算无心,不过照样可以说明舰炮威力足以一发击穿同时代大部分战舰装甲了。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10-3 00:24     标题: 回复 #78 leon004567 的帖子

87年的已经有代差了,姆赛这个数据来自于0079年。提坦斯那算是第二世代标准舰怎么可能能跟0079时的黎明前比。

不过我还是希望有些证据证明这盾的效能,但这个盾的可防御面太小了。基本上无论MS还是战舰队都是瞄准要害位置,UC里面也是喵准燃料舱射击的。
作者: 另類人    时间: 2011-10-3 00:25

关于装甲厚度,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
1、如果Musai的装甲真的有一台半Zaku那么厚,那么从《舰队杂想录》一文中的对比图来看,会非常不合理,所以厚度绝对不可能有那么厚;

2、虽然MS-21C的盾牌是用Musai的装甲做的,但是因为可能存在切割方式之类的问题(比如Musai的500mm厚的装甲块被切成5份100mm厚的盾牌),因此说“MS-21C的盾牌也能抵挡2次Mega粒子炮的打击”是不太合适的,我觉得这句话还是去掉比较好。
对了,上面的那个厚度数据是我随便说的,仅仅用来举个例子。

[ 本帖最后由 另類人 于 2011-10-3 00:28 编辑 ]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10-3 00:40     标题: 回复 #80 另類人 的帖子

多谢 ,没有验明作参考我比较粗心了
作者: leon004567    时间: 2011-10-3 05:36

话说姆塞同一位置的装甲能抗两次舰炮而不被击穿的说法到底哪来的?
作者: rage    时间: 2011-10-3 20:58     标题: 回复 #80 另類人 的帖子

其实是否我们可以如此理解:
姆赛的装甲其实是多层复合的,表面装甲有比较好的抗热烧蚀性能,而里层装甲作为减缓冲击性能比较“软”也就是类似现代坦克用的多层复合抗穿装甲那种结构。21C所采用的的确是姆赛的主装甲但不是切割厚度而是只使用了多层复合装甲的表层所以其性能虽高但肯定不如姆赛原来的多层的抗穿性和多发抵抗性高。
作者: 另類人    时间: 2011-10-3 23:29



QUOTE:
原帖由 rage 于 2011-10-3 20:58 发表
其实是否我们可以如此理解:
姆赛的装甲其实是多层复合的,表面装甲有比较好的抗热烧蚀性能,而里层装甲作为减缓冲击性能比较“软”也就是类似现代坦克用的多层复合抗穿装甲那种结构。21C所采用的的确是姆赛的主装甲但不是 ...

這種細節數據,需要進一步的設定支持,或者可以達成一個新的“普遍共識”。當然,目前為止是沒有什麼問題,不過準確的厚度方面需要斟酌,畢竟要給Musai留下足夠的內部空間。

QUOTE:
同时两肩加装球型四喷嘴推进器及背部推进器两侧装设稳定翼

烏裏揚諾夫斯克兄你看一下GDSM00393那張圖。根據這張圖,這裡提到的穩定翼應該是“放熱板”,散熱用的,其他沒有看到有地方提到兼具AMBAC作用。雖然我也對這種“穩定翼裝在可動結構上”的設計很不解,但是還是按照原設定來吧。
作者: FA怪叔叔    时间: 2011-10-4 23:49

今天突然想到的:
话说,关于21的机动性比较低到底有啥出点不。现在回头看看,这玩意儿的机动性,鄙人觉得甚至有可能还是比较不错的,主要是靠肩膀上的那些个喷口。而这玩意儿还配备了BS,那可不是机动性低的MS能玩的转的。所以,鄙人看来这玩意儿更有可能是消耗比较厉害(毕竟,少了腿,A机动性能一定是受影响),撑不了太久,而不是机动性不良。
作者: 另類人    时间: 2011-10-5 01:04     标题: 回复 #85 FA怪叔叔 的帖子

喷口的位置不是很好,能够提供的偏移量有限。

而且因为定位是干杂活的,所以武器配备稍微多一点,有了Beam Saber,依靠战斗机一样的一击脱离战术,也还是行得通的吧。
作者: 白马渡    时间: 2011-10-5 21:01

本人一直有个疑问:如果转管炮在没有空气的宇宙空间使用,炮弹将不会顺着炮管的方向向前飞出,而是被炮管旋转的力甩向一侧。由于转管炮在开火时是不停地旋转的,炮弹除了在火药气体的推动下向前运动以外,还会被转动着的炮管赋予朝着转动方向飞出的运动。在地面上,由于有空气阻力,加上炮弹横向运动的动量本来就很小,于是横向运动会迅速衰减至零,炮弹基本还是朝着炮管的指向飞行的。但在真空的宇宙中,这一动量就不会衰减了。



[ 本帖最后由 白马渡 于 2011-10-5 21:11 编辑 ]
作者: fg97    时间: 2011-10-5 21:08



QUOTE:
原帖由 白马渡 于 2011-10-5 21:01 发表
本人一直有个疑问:如果转管炮在没有空气的宇宙空间使用,炮弹将不会顺着炮管的方向向前飞出,而是被炮管旋转的离心力甩向一侧。由于转管炮在开火时是不停地旋转的,炮弹除了在火药气体的推动下向前运动以外,还会被转动着的炮 ...

同问,火神炮在地球上有散布较大的问题,宇宙里随着距离增加,散布会更大
作者: Z鱼雷鲨    时间: 2011-10-5 21:18     标题: 回复 #88 fg97 的帖子

这问题麻烦的就是没人在宇宙中发射过加特林,但是按照现实中一些技术,旋转方向能用弹头所谓的“可控自旋”来平衡?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10-5 21:42     标题: 回复 #87 白马渡 的帖子

你应该没考虑到我说用宇宙战斗机的机炮原因吧

一个是机炮口径,另外一个就是宇宙战斗机为了宇宙战斗做的可控性调整。

然后吉翁军队是宇宙军起家的,相对来说这方面的技术更成熟。

[ 本帖最后由 Ulyanovsk 于 2011-10-5 21:46 编辑 ]
作者: 白马渡    时间: 2011-10-5 21:55



QUOTE:
原帖由 Ulyanovsk 于 2011-10-5 21:42 发表
你应该没考虑到我说用宇宙战斗机的机炮原因吧

一个是机炮口径,另外一个就是宇宙战斗机为了宇宙战斗做的可控性调整。

然后吉翁军队是宇宙军起家的,相对来说这方面的技术更成熟。 ...

我这个问题不是针对MS-21C,而是对于所有宇宙环境下使用转管炮的设定。我个人想到了一种解决方法:增加特殊的机械结构,使得转管炮在炮弹发射的瞬间能短暂地停止转动,如此炮弹就不会斜飞了。
作者: 另類人    时间: 2011-10-5 22:46



QUOTE:
原帖由 白马渡 于 2011-10-5 21:55 发表

我这个问题不是针对MS-21C,而是对于所有宇宙环境下使用转管炮的设定。我个人想到了一种解决方法:增加特殊的机械结构,使得转管炮在炮弹发射的瞬间能短暂地停止转动,如此炮弹就不会斜飞了。 ...

如果2千米偏移1米的结论成立的话,我个人觉得就不用加这个机械结构了……

QUOTE:
原帖由 Z鱼雷鲨 于 2011-10-5 21:18 发表
这问题麻烦的就是没人在宇宙中发射过加特林,但是按照现实中一些技术,旋转方向能用弹头所谓的“可控自旋”来平衡?

自旋稳定其实也是利用了空气阻力的,宇宙中没有空气,不管弹头的指向是那里,炮弹本身飞行的方向仍然是出膛时的方向。

QUOTE:
原帖由 fg97 于 2011-10-5 21:08 发表
同问,火神炮在地球上有散布较大的问题,宇宙里随着距离增加,散布会更大

在地球上散步大?这个说法是哪里来的?

QUOTE:
原帖由 白马渡 于 2011-10-5 21:01 发表
本人一直有个疑问:如果转管炮在没有空气的宇宙空间使用,炮弹将不会顺着炮管的方向向前飞出,而是被炮管旋转的力甩向一侧。由于转管炮在开火时是不停地旋转的,炮弹除了在火药气体的推动下向前运动以外,还会被转动着的炮管赋 ...

我记得白马兄是工科出身?不知道还记不记得离心运动的公式。我在高中学了相关的公式之后,也想到了“转管炮的离心运动影响精确度”的问题,当时尝试自己算了算,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2千米外的偏移量是1米。考虑到持续射击的修正问题,这个偏移量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吧?
作者: fg97    时间: 2011-10-6 10:20     标题: 回复 #92 另類人 的帖子

我是指目前加特林的应用表明同口径情况下,加特林的散布较大,但对于大批软目标的火力覆盖以及防空反导来说这并不是劣势,反而是优势

偏移量在火控软件里进行修正也不是不可以吧……
作者: 会飞的熊    时间: 2011-10-6 11:38

加特林在发射时确实有散布偏大的问题,手头上的电子版轻兵器1976年某期已经证实了这个结论
如果使用反向膛线(就是指膛线的旋转方向与枪管的旋转方向相反)有没有可能减小或者抵消这个趋势呢?
作者: Z鱼雷鲨    时间: 2011-10-6 18:30     标题: 回复 #94 会飞的熊 的帖子

反向膛线利用火药燃气比膛外的空气更多,也许更可靠
作者: Ulyanovsk    时间: 2011-10-6 19:11

现代加特林主要有三种外能源:燃气、液压(主要),电动。

由于宇宙空间无重力液压式效果非常差,燃气相当浪费工质。所以肯定是用电动,而电动主要靠AI射控修正为主,所以相对误差应该少得多。
作者: 白马渡    时间: 2011-10-6 21:13



QUOTE:
原帖由 另類人 于 2011-10-5 22:46 发表
我在高中学了相关的公式之后,也想到了“转管炮的离心运动影响精确度”的问题,当时尝试自己算了算,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2千米外的偏移量是1米。考虑到持续射击的修正问题,这个偏移量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吧?

可能是我表达得不清楚,教主误解我的意思了,我说的不是离心力,而是炮管绕轴心高速旋转时的线速度。使炮弹偏离炮管的指向,离心力固然是一方面,但比离心力作用更显著的是炮管在旋转时赋予炮弹的横向(垂直于炮管轴线,与炮管转动的方向相同)运动。以美军GAU-8A机炮为例,该炮最大射速4200发/分,即一秒钟要打出70发炮弹,共有7根炮管,即每秒要转10圈。炮管组直径0.437米,炮管转动的圆周线速度约13.72米/秒,如果该炮在宇宙中使用,炮弹除了向前飞行以外,还会以约13米/秒的速度横向移动,即炮弹每飞行一秒,就会横向位移13米,这偏差可大了。且每发炮弹的相关参数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偏移量也都会有所不同,再加上离心力和机体本身运动的影响,要准确预测弹着点恐怕是较为困难了。

[ 本帖最后由 白马渡 于 2011-10-7 09:24 编辑 ]
作者: 另類人    时间: 2011-10-6 23:33     标题: 回复 #97 白马渡 的帖子

那啥,白马兄,我的意思就是这个线速度,理工科知识忘光了,只是隐隐约约记得好像是叫离心运动。我当时是用密集阵算的那个偏移量,既然白马兄给出了GAU-8的,那就按照GAU-8的数据来解释一下。
炮管组直径是0.437米的话,周长应该是1.37米左右,不是2.74;
那么偏移的线速度就是13.7米/秒,GAU-8炮弹的炮口初速是1070米/秒,这意味着偏移角度大概是0.73度,我个人觉得这个偏移角度已经很小了,一来这个角度可以依靠转管炮本身的安装来修正,二来可以靠闭环射击来不断修正。考虑到现在密集阵已经有了闭环射击的功能,宇宙战时代,没有空气阻力,光学观瞄应该更发达,那么修正起来应该更容易?
关键问题是,1秒钟偏移十几米,看起来很多,但是换算成角度的话,其实就很小了,这个角度是很容易修正的。
作者: malganis    时间: 2011-10-7 01:41

旋转运动导致的瞄准线偏移其实无所谓,大气传感器+火控补正就是了

[ 本帖最后由 malganis 于 2011-10-7 02:11 编辑 ]
作者: cxasuka    时间: 2011-10-7 09:43

真空中这个偏移基本上是线性的,很好修正。甚至可以说,比大气中受到空气影响使用束角炮管及非线性的弹道好修正多了。




欢迎光临 机动战士联盟MSL (http://bbs.cnmsl.net/)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