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Z鱼雷鲨 于 2012-8-7 21:04 发表
回复 #8 FA怪叔叔 的帖子
刘慈欣设计的武器比枪炮世界黄教授设计的飞机还差,这点无需置疑。
我说的就是PC,我手头上借来的这台戴尔最新款(?)作为标准想探索一下MS的电脑负担多么重。
回复 #9 cxasuka 的帖子
然后把至少一 ...
原帖由
荧惑 于 2012-8-24 17:45 发表
不好意思,不是我指责你,多足战车,比如6足的复杂性比原始技术出来的更难,你提出这个直接会让整备员想把你拖出去枪毙5分钟的
我这个驱动目前就有很好的实例,比如火星车系列
防止履带断裂之后影响行动,其实这个想法是 ...
原帖由
荧惑 于 2012-8-24 17:45 发表
不好意思,不是我指责你,多足战车,比如6足的复杂性比原始技术出来的更难,你提出这个直接会让整备员想把你拖出去枪毙5分钟的
我这个驱动目前就有很好的实例,比如火星车系列
防止履带断裂之后影响行动,其实这个想法是来自克里斯提悬挂系统,还有斗狼的
至于指挥人员问题 我也没看现在车长/驾驶员“把脑浆烧干”的情况
你担忧的信息量过大,现在武装直升机驾驶员,比如阿帕奇这种飞行坦克操纵比陆地上爬的坦克更难,但是也没影响操纵,阿帕奇的武器管制员可以实现同时看两本书的能力
基于这个我觉得坦克两人化甚至1人化是可以实现
你可能会想到阿帕奇事故和操作员疲劳,这也是没办法回避的,机械故障永远没办法达成0几率,但是驾驶员疲劳问题我可以通过不停车然后换车长进行解决,反正车长坐在后面指挥呢
用计算机代替掉驾驶员,炮手,装填机代替装填手,然后车长完全坐在后方指挥车之中
其实为什么我觉得计算机可以代替驾驶员,因为在战斗中我觉得驾驶员在刨除经验之外,在那狭小的空间之中所能看到的东西很少,很多东西需要车长提醒才能注意到,而行进路线主要还是凭借车长指挥进行指引,在很多坦克手的回忆录里面都有描写的
其实少人化真正问题上面也说了,战场临时整备是最大问题,如果一场战斗输了,控制战场的一方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些资源
所以我在设想的时候尽可能的让车回到驻地
PS:补充一下,我这个是全电坦克,以目前内燃机坦克实现的确不合适,不过多足战车刨除电驱动之外,玩多柳蒸钢的话 好吧,我邪恶了
原帖由
荧惑 于 2012-8-25 16:16 发表
第一条,你的六足机械液压也是靠电机来驱动油泵的,在实用性上和我这个轮子=驱动机的也是半斤八两,别告诉我说你直接想用齿轮箱链接,那我还真败了
考虑使用电机关键点是反应迅速,这点你也该承认吧
至于动力的确是个问题,目前解决办法是发电机是靠柴油机动力带动的,但是我还真的不能不用,全电坦克不意味着动力源也是非得靠电池啊,有什么就用什么啊,如果有更好的东西出现我自然也会用,你要是能搞出搞输出功率并且解决了散热与体积问题的核动力我会很高兴用的
第二条,T34之所以不搞那个,一个是结构不同,另一个在BT系列使用过程之中发现这种转换结构是多余的,根本用不上,但是克里斯提悬挂装置运行平稳性啊……
第三条,是啊,好奇号火星车简单来说还真的是这样啊,鼠标点点获取侦查信息,然后根据侦查编写行动的命令,之后执行,我没吞过我的话啊,因为监军也可以包含具体驾驶员啊,只不过是坐在后方指挥车之中
电子战我也无可奈何……不过目前不也是先打电子战,胜负以后再投入部队的么?
第六条,我理想化的是无人机组,驾驶员坐在后方交战,做到这点不也做到想换就换了么?
第四条,所以Ka50马上以牺牲载荷的代价增加直升机驾驶员,和武器管制官分开。我期望将驾驶员和武器管制官都交由ji
然后说,现在飞机都能电传了,为什么在开发的时候不可以进行指令简化啊,生成简单UI呢?
第五条,为什么非得按照传统陆军后勤呢?改成空军后勤法不可以么?至于放弃问题,我前面也说了-。-那是最大问题
第七条,至于老驾驶员会不会陷进去,要看当时情况了,如果坑在驾驶员视线范围内的死角,那也必须靠车长提醒,这不一定能够靠驾驶员经验就能解决了的
第八条,虽然不想狡辩,但是我还真没看得上这厮那台电脑,所以前面只给了一个可能实现的最低成本可以利用目前技术达成的模式,而且他也没说后方不许有处理服务器
下面则是我自己的私货,上面帖子也说了,简单来说就是把传感器信号交由后方,机体本身只负责响应指挥信号就可以了
客户端:我看到了,我发现了,我感觉到了,上传服务器
服务器:处理了,请指挥官审阅
指挥官:发动攻击(省略命令若干)
服务器:1号车,按照如下方案,2号车,按照如下方案
客户端:执行
整个机体如同上面的那样一般,如同一个整体一样,服务器是大脑,各个战斗单位是手脚眼睛,大脑做出判断,手脚来执行
最后,就算真的非人性化以非常繁琐的步骤去操作也不会搞得脑衰竭,最多也就是疲劳度UP速度很快而已,那么以目前我的单车系统来看,就是换人而已
然后指挥系统尽可能的将模式游戏化
PS:其实早上起来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要不我把底盘换成低效飞行器,那版主那些担忧不就解决了么,虽然机体更脆弱了-。-好吧,我开玩笑的……
我的目标是3~5人,但是初期估计需要10人以上,也就是3~5个车组级别的数量吧,来指挥一个装甲营级别的兵力
然后,尽可能的将前线操作员塞进指挥车里,补给后勤部队尽可能自动化
原帖由
荧惑 于 2012-8-30 16:43 发表
第二条,克里斯提的平稳性是你开头的哦,我只是顺着你说下去的而已
不过我还是觉得这对于如果非得使用履带的无人车辆比较好的一种临时选择,毕竟这种状况就算履带坏了还是可以炸断履带开回来,不用等后勤部队来。或者你有办 ...
原帖由
荧惑 于 2012-8-31 15:05 发表
1,没错啊,我的想法就是紧急的时候开回去啊,至于你考虑的6X6实心轮,其实我还想过4X4和9X9都各有利弊,但是如果整合了动力系统这个付出的代价就值得了,这个我前面已经说过了
因为没人了所以我尽量追求自持力高
说起来,要不改 ...
随着美军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美军自2003年以来掀起一股近太空研究的热潮。美国空军通过两次对伊战争以及阿富汗战争发现当前的侦察、监视和通信平台面临地空导弹的威胁越来越大。航天侦察平台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下明显反应迟缓,同时航天侦察还存在侦察精度和幅宽的矛盾。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共使用6颗侦察卫星,两次卫星侦察的时间间隔为几小时,这完全不能满足美军对实时情报的需求。
低空运行的浮空器很容易被恶劣的天气摧毁或被敌人的地面炮火击落,这样大大限制了无人飞艇的使用范围。美空军认为在高度范围6.5~32.5万英尺(19.8~100千米)的"近太空",即大致处于目前战斗机的静升限和空间轨道飞行器最低高度之间,无人飞艇是这一空间内长时间执行任务很有前景的一种选择,其高度处于绝大多数防空导弹杀伤区之外,且在执行情报搜集和通信中继任务时可成本有效地实现广域覆盖。此外,美军还认为将无人飞艇送入近太空高度比发射卫星要快和便宜,能在危机发生时迅速地发射,并使其保持在目标地域上空,而低轨道卫星每天只能在某一时间段内处于目标地域上空。据美军改善实时战场信息支援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近五十颗小型侦察卫星组成的监控集群与一架"近太空"无人飞艇取得的作战效果相差无几。此外"近太空"无人飞艇还在导弹防御和补充卫星通信等方面存在巨大应用潜力。美国国防部已决定集中研制一种能用于美国本土保护和导弹防御的大型自主无人飞艇,这种飞艇将持续数月甚至一年以上执行通信中继、监视、气象监控等任务。
文章取自《美国军用无人飞艇的发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