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JNN社评 [打印本页]

作者: zeek    时间: 2007-10-21 15:34     标题: JNN社评

先从大形势谈起,这集透露了比较关键的一些细节。
1、开发殖民卫星。三国中至少人革联正在进行中,这从两个方面可以得到证明,一是gundam一台伪装成开发资财搭乘电梯回外层空间,二是路易斯向沙慈教条工学科学习历史的重要时,进一步证明了开发殖民卫星应该是当前世界共识,水准相信不高,如果按照传统标准衡量能有奥一型就不错了。

2、第三阶段作战意图。天人前两次作战,第一阶段是宣誓存在,第二阶段可以看成是对宣言的落实,今天的第三阶段才是组织目的,因为强两次不是打击帝国主义就是民族纷争,而这次直指博弈的关键——资源。
众所周知,23世纪的世界主宰是三大博弈国,但仍有众多国家和地区保有独立或自治,这种边缘化基本沿三大国资源格局分野,其中夹杂民族、宗教等表征化问题。要知道一个全球对抗、三个主要势力又都内部统合的冷战局面是不会有自由贸易的,维持竞争优势的只能是硬通货——矿产资源;而在一个不可逆转冷战模型中,唯一延缓热战爆发的途径就是诱发有限冲突和冲突的边缘化。
综上所述,天人第三阶段作战意图或者说组织目标,并非消除什么战争或人类恶心,而是压制摩擦的宣泄,进而使各国内部矛盾无法外转,最终总爆发。

3、天人的成份。一直感觉天人组织成份复杂,这集可能提供了些许旁证,托勒密没有装备太阳炉,而且编织上他们与4G也隶属不同,只是由于作战才会和一起,从片中背景人物对话可以看出貌似天人号召下的利益与目的不禁相同,有可能托勒密与4G的制造所有这并不统一,同样真正的天人只是4G一方。
其实更怀疑最终路线,也许托勒密会与4G都从自己阵营出逃,结成新的一方,真是越来越像w了~



下面该讨论细节了。
1、本作的确够格与UC论短长,无论是世界观的设置还是技术细节的设定,本集中对待技术细节的把握更胜前两集,尤其是对遗弃弹舱这一明显意味的着重把玩,显然已经达到UC标准,接下来的高铁战我有一种08的感觉~
监督良苦用心,坚持啊!!!

2、人革联的内部。看似强强联合的人革联暴露出的问题还真不少,继王留美后再次出现神秘人物/派系又是在其内部,而且本集解答了第一集中恐怖分子MS如何到达轨道的问题。

3、Flag的剑。应该说Flag的碳钢/等离子剑是对MS作为武器搭载平台,而非爱好者眼中的格斗用的最完美诠释!~



预祝下集播放成功~愛し,KASIM!

[ 本帖最后由 zeek 于 2007-10-21 15:35 编辑 ]
作者: JimRaynor    时间: 2007-10-21 15:47

嗯~從路易斯那番話道出了殖民衛星的計劃,而且貌似之前的節目預告有說沙慈他們去人革聯的低空軌道站休學旅行,就是因爲殖民衛星開發計劃的關係吧。

CB的構成是很複雜,至少歐洲、天朝都有相關人員,倒是我不仔細,沒看出人革聯的内部深化矛盾……
作者: zeek    时间: 2007-10-21 16:08

本集打击的两个地方一个是产血钻的南非,一个是产毒品的银三角,都是边缘地带,也是石油资源枯竭、自由贸易衰退后的实实在在的硬通货利益资源,同时作为民族、宗教混杂地区可以有节制地宣泄压力,转嫁国内矛盾。

简直是逼冷战各国走向世界大战,走后的北爱和解就是例子。世界各地的反政府势力通过天任第一次作战看到了其与铁幕三方的作战能力,通过第二次作战看到了对待各反政府势力同样无差别歼灭,通过第三次作战看到了自己财路的断绝。最后只好和各政府和解。

各国政府对待这些边缘地带势力的态度和现实世界各主要国家完全一样,管你反不反我,只要你乱而不治即可。
作者: JimRaynor    时间: 2007-10-21 16:26

三大鐵幕都把視線轉移至CB和Gundam了,這段時間爲了引出Gundam可能會產生一些事端也説不定。加快MS新技術的開發步伐是一定的了。

節目預告裏某個畫面值得注目,在城市中的戰鬥,還有貌似在刹那面前遭到的砲火襲擊。

[ 本帖最后由 JimRaynor 于 2007-10-21 17:03 编辑 ]
作者: zeek    时间: 2007-10-21 16:57

刚看的下集预告。。。

果然还是不那么纯洁阿,天人,至少不想说得那么纯洁~

背后操纵天人的组织以及控制操纵天人组织背后的组织,真OZ
作者: JimRaynor    时间: 2007-10-21 17:09

我看的版本的翻譯不那麽一樣,說“利用天人的國家,利用這種國家的國家,陰謀席捲的戰場,Gundam Meister奔赴其中……”

不過按照LS的話,CB本來就很神秘的不就更加複雜化了麽……  現階段連CB的邊都還沒沾上啊……
作者: 霜冻    时间: 2007-10-21 20:15

按这种资源的说法最后那几部上天电梯必定是重中之重,以前的高达经常会有些物体砸下来,那么这一次电梯至少会到一部
作者: Lilith    时间: 2007-10-21 21:14

跑題一下。看完發現Zeeku原來是典型的亞當史密斯經濟論者。

然則本人是麥斯韋伯論者。本人還是認爲經濟和宗教一樣都是文化的派生品,而資源紛爭並不是民族紛爭的根源而是另一現象。問題的根源是“國家(state)”作爲一個“想象團體(imagined community)”的局限性。國家的成立意義就是為了抵抗内憂外患,而任何國家都會爲了增強自己的權威而刻意製造出“人民公敵(public enemy)”來體現自己的價值。換言之,只要有國家存在的一天世界就永遠不會有和平。Celestial Being現在就是在充當這個人民公敵的角色,好讓世界大同早日實現。那樣的話,消滅恐怖團體就只是大同融合的第一步,把一些離群的魚先圈回塘裏。接下來他們應該要向三大國動真格的了,也只有這樣地上人恐怕才會懂得同仇敵氣。

如果如Zeeku所說的那樣,那麽Celestial Being該做的就不是遊擊戰式的心理試探,而是大張旗鼓地搶奪資源,否則根本不可能誘使地上人作出任何反應,就更枉提達到大同的目的了。反過來說,按照經濟論的邏輯,因爲資源的不可再生性,世界是永遠不會有太平的。倒是文化論的觀點看來世界還有一綫希望--韋伯提出來的“理性化 = 反魔法性(rationalization = disenchantment)”理論:反正資本主義本來就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的,理論上人類是可以通過“反理性化(de-rationalization)”來回歸到資本主義經濟出現前的一種比較和諧的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

對了,還有細節。Tieria很討厭重力,而且對於太空反而比較有親切感?難道說他是在宇宙長大的?結合殖民衛星的開發來考慮,其實這裡面可能大有文章--以前我就說過4個GUNDAM Meister中與Celestial Being關係最密切的應該是Tieria,所以說...搞不好Celestial Being其實是移民到宇宙中去了的隱士(那樣“天人”之名就有夠貼切的了)。反正我對故事的發展越來越期待就對了。

[ 本帖最后由 Lilith 于 2007-10-21 21:19 编辑 ]
作者: zeek    时间: 2007-10-22 00:18

莉莉斯承喻。

吾实乃卡尔-马克思之唯物主义论者,不过仍推崇亚当史密斯,这一派私认为唯能剖晰事物本质,形成这一套世界观应拜国内教育所致。但成年后随阅历增加甄别真伪能力也略有进步,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抛弃半世纪来的形而上成分,我想历史已经证明了严肃性和可重复性。

关于韦伯,对他那一派的理论愚以为是从表征出发探讨另一表征,虽触及本质但终归舍本逐末。

落实到方法论上,韦伯带有明显的西方文化色彩,这就是局限性表征化的体现,不据普适性,而唯物主义探讨事物不以人的因素为转移,就是只作参考量非定量。

具体到观点,人类社会必然先有经济联系才有文化—宗教派生品。人类个体间接触的初衷是血缘为纽带的裹腹关系,在此之上形成社会,出现物易物经济模式,然后形成文化,在不可知既非自然力的自然崇拜基础上演化出宗教。

国家观念在东西方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所谓“抵抗内憂外患的想象團體”明显受古典主义的文艺复兴思想影响,算是古希腊城邦空想国家概念的一种变体;东方的国家的概念则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帅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天子以降封土建国实质,关于此点被后世的程朱家们搞成了“家天下”奴才制度尤为可悲,贻害无穷。

还原到国家的本质,是不存在“任何國家都會爲了增強自己的權威而刻意製造出人民公敵來體現自身價值”这一行为模式的。国家按照经典教科书诠释就是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这点个人认为还是准确的,成为统治阶级就要掌握优势资源,维持统治阶级就要资源最大化,只有这样它才能保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平衡。由此外化才会产生利润、宗教信仰、民族隔阂等文化副产品。“人民公敌”的确是制造出来的,但其本质上被称为“被革命者”或“不可调和的资源争夺对象”。
为“增强权威而树立敌人”这一论点本身就是不真实的,试想一个团体或个人不妨碍本团体或个人的利益又怎会造成荣誉(权威)的消长呢?这在无论东西方历史上都找不到依据。

以上我一直未用国家这个词,而一直用阶级(希望未使你联想起阶级斗争 )和团体,是因为国家的概念实际上一直在变。古代西方分希腊概念的城邦国家和罗马概念的集权国家,以及查里曼之后的封建国家,东方则分为秦之前的封建国家和秦开始的集权国家;近代东西方交流妥协的产物就是民族国家和政治边界国家。但以上这些不同的国家概念都是以资源—利益分配最大化形成发展的。



反到天人这个“人民公敌”,他们打击纷争各方并不是要自己抢夺资源,即使是不可再生资源在人类看来也是具长久效应的,画成图表的话会是一个向下斜长的曲线与向上斜长的人类文明史成离散交集。天人的目的是,同时也是争端各方的原因都是资源的分配方式,人类打了几千年,从赫蒂人vs埃及人到美国人vs伊拉克人都不是水草或石油没了,而是对方拥有我不爽。是一种宣泄,是一种转嫁社会矛盾、创造更多财富的方法。
天人打击这些边缘地带就是让“宣泄”停滞甚至和解,而标榜表征化民族、宗教原因的政府面对主动和解的地方反对势力不可能采取接受以外的举动。一旦全部已有资源都被瓜分干净后,既没有争端中的边缘地带时,这些已有资源产生的生产力无法再投入到新的资源争夺中,没有新的资源争夺就无法产生新的财富,没有新的财富投入到资源转化成生产力这一循环就会产生生产关系不调和。这就陷入了社会矛盾激化的恶性循环,而这时已经没有可宣泄地边缘地带,仅剩的超级大国只好以对方为目标重复由资源到财富的过程,但这种复杂程度上的重复是单程和毁灭性的,这就是零和博弈。

因此天人这时介入是违背初衷的,不是要拯救陷入博弈僵局的世界,而是提前出手一统江湖。
以上天人目的,非文化论。

[ 本帖最后由 zeek 于 2007-10-22 00:39 编辑 ]
作者: 玖羽    时间: 2007-10-22 19:20



QUOTE:
原帖由 Lilith 于 2007-10-21 21:14 发表
然則本人是麥斯韋伯論者。本人還是認爲經濟和宗教一樣都是文化的派生品,而資源紛爭並不是民族紛爭的根源而是另一現象。問題的根源是“國家(state)”作爲一個“想象團體(imagined community)”的局限性。國家的成立意義就是為了抵抗内憂外患,而任何國家都會爲了增強自己的權威而刻意製造出“人民公敵(public enemy)”來體現自己的價值。換言之,只要有國家存在的一天世界就永遠不會有和平。Celestial Being現在就是在充當這個人民公敵的角色,好讓世界大同早日實現。那樣的話,消滅恐怖團體就只是大同融合的第一步,把一些離群的魚先圈回塘裏。接下來他們應該要向三大國動真格的了,也只有這樣地上人恐怕才會懂得同仇敵氣。

我同意这个观点
这个短期目标应该是可以确定的,问题是之后要干吗,这毕竟不是70年代的科幻漫画
若三大国真能一致默契地对付Celestial Being,他们是不可能与之抗衡的,这在剧情上也没有意义

Celestial Being的问题在于缺乏实动兵力,他们只能镇压低烈度冲突,不能想象几百架MS的大战也由4G镇压
而且就本质上来说,地区性冲突多是大国博弈的体现,Celestial Being的做法只是一味平息火种,不能解决根本性的利益矛盾(所以他们不是别有用心就是SB),而诚如上面所言,缺乏地区性冲突这样一个缓冲,一定会把各大国推向直接抗衡的境地
考虑到目前除这3+1之外不存在别的势力,所以之后的剧情发展肯定是三大国互相对抗,而Celestial Being肯定会与其中至少一国联盟

至于Celestial Being内部,日后会分裂已经是定论了,后面无非就是1v1v1还是2v1还是3vX的问题……别跟我说是1v1v1vX
作者: 玖羽    时间: 2007-10-22 20:12

顺便


(3000)
政治这玩意儿,没人谈得过中国人。外国作品中最大的政治“不写实”之处就是太过立场化。政治这玩意儿,真不是漫画能背得动的,尤其是鬼子的漫画……


(我)
不过不一定是立场化,更多的是意识形态化

比如一个和平主义者,就是特别纯粹的和平主义信徒,他干的所有事都是基于“和平主义”这个信仰
一个民族主义者、一个军国主义者、一个自私自利者……以此类推

这可能跟日本人钻牛角尖的民族性有关,但是我们知道,这种纯粹基于意识形态而行动的人,在现实中不能说没有,但绝对是少数,尤其是在军国大事上
而日本动漫里,几乎所有人都是这样的
政治是一个复杂的事物,更因为它经常牵扯到盘根错节的现实利益,所以在人类的一切活动里,它才最为复杂;日本人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把政治教条化、简单化了,这就是其荒谬之处
能完全跳出这个定式来讲政治的日本作品极少
作者: MATRIX    时间: 2007-10-23 01:02

我感觉不对轨道电梯进行X光检测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居然可以偷运约70吨的物资,10年来居然没被炸掉!70吨,够装多少核弹?
作者: zeek    时间: 2007-10-23 01:37

再严格的硬件,也是由人操控的。
作者: ryanraphael    时间: 2007-10-23 17:18



QUOTE:
原帖由 玖羽 于 2007-10-22 20:12 发表
顺便


(3000)
政治这玩意儿,没人谈得过中国人。外国作品中最大的政治“不写实”之处就是太过立场化。政治这玩意儿,真不是漫画能背得动的,尤其是鬼子的漫画……


(我)
不过不一定是立场化,更多的是意识形态化

比如一个和平 ...

不如說我國那種外交觀如是:任何國家的外交舉動,包括我國在內,都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甚麼輸出自己的意識形態-民主自由一類的都是廢話。如此一來所謂國際間的角力,也不過是國與國的利益角力而已,並無其他。這可是我國的領導,以至不少人民-儘管可能是這些領導促成的宣傳引起-都如此相信。可是,隨便問一個山姆大叔,答案就可能差遠了。
作者: ryanraphael    时间: 2007-10-23 17:20



QUOTE:
原帖由 zeek 于 2007-10-23 01:37 发表
再严格的硬件,也是由人操控的。

不如說這件事情在HRL的軌道電梯發生,也是製作單位由於我國現行的海關檢測不力這樣的印象而創作的吧?我是這樣看的。
作者: 玖羽    时间: 2007-10-23 18:03



QUOTE:
原帖由 ryanraphael 于 2007-10-23 17:18 发表
不如說我國那種外交觀如是:任何國家的外交舉動,包括我國在內,都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甚麼輸出自己的意識形態-民主自由一類的都是廢話。如此一來所謂國際間的角力,也不過是國與國的利益角力而已,並無其他。這可是我國的領導,以至不少人民-儘管可能是這些領導促成的宣傳引起-都如此相信。可是,隨便問一個山姆大叔,答案就可能差遠了。

哈哈

基辛格,《大外交》

几乎是某种自然定律,每一世纪似乎总会出现一个有实力、有意志且有知识与道德动力,希图根据其本身的价值观来塑造整个国际体系的国家。十七世纪的法国在黎塞留(Richelieu)枢机主教领导下,引进了以民族国家为基础,以追求国家利益为终极目标的近代国际关系的作风。十八世纪的大英帝国将“均势观念”(balance of power)发扬光大,使这个观念主宰了后两个世纪的欧洲外交。十九世纪梅特涅领导的奥地利重新建构了“欧洲协调”(Concert of Europe),而俾斯麦主政下的德国又使欧洲协调瓦解,使欧洲外交成为冷酷无情的政治权力斗争。

二十世纪最能左右国际关系的,作风却也最矛盾的国家则非美国莫属。再没有其他社会像美国一样,既绝对坚持绝不容许外国干预美国内政,又如此一厢情愿地认定美国的价值观是放诸四海皆准行的。在日常的外交活动中没有比美国更务实的,但在追求其历史传承的道德信念上,也没有比美国更具理想主义的国家。没有任何国家比美国更不愿意介入海外事务,即使美国在海外的结盟与承诺均达到空前的范围与规模,这个立场仍不改变。

美国自开国以来始终自诩与众不同,在外交上形成两种相互矛盾的态度:一是美国在国内使民主政治更趋于完美,为其他人类作榜样,以此作为证明美国价值观优越性的最佳方法;二是美国的价值观使美国人自认为有义务向全世界推广这些价值。美国的思想就这样徘徊于怀念纯朴的过去与渴望完美的未来之间。虽然自二次大战结束后,国际现实是各国相互依赖的程度日深,而美国却仍在孤立主义与信守承诺之间摇摆。

认为美国只要作楷模及认为美国应主动出击的这两派学说都把以民主、自由商业活动及国际法为基础的全球国际秩序视为当然。但由于这种状态从来不曾真正存在过,此种高调听在他国人民耳里,即不被视为太天真,也难免让人觉得不切实际。然而,外国人的怀疑眼光从未浇熄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小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或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等人的理想主义,其实也包括二十世纪所有其他的美国总统在内。其结果是促使美国人相信,历史是可以超越的,如果全世界真心想要和平,就需要接纳美国的道德处方。

这两派的主张均是美国经验的产物。虽然共和国不止美国一国,但其他共和国均非刻意为实现自由的理想而缔建。没有别的国家的人民是打着为全民自由与繁荣的旗帜,远走新大陆开天辟地。因此孤立主义与传教士精神,这两个表面上如此相冲突的主张,正反映出美国人共同的基本信念:美国拥有世上最好的政治制度,其他人类只要放弃传统外交,跟美国一样信奉民主及国际法,即可获得和平与繁荣。

美国在国际上的经历一直是信仰胜过经验。自美国于一九一七年进入世界政治舞台以来,依仗其强大的国力及对理想之自我肯定,致于本世纪主要的国际协议均是美国价值观的具体呈现,从国际联盟及凯洛格—白里安公约(Kellogg Briand Pact)到联合国宪章及赫尔辛基最后文件(Helsinki FinalAct),均是如此。前苏联的解体似乎证明了美国理想的正确性,却也使美国无从逃避她始终不愿面对的世界局势。在逐渐显现的国际新秩序中,民族主义又借尸还魂;各国亟于追求本身利益远胜于坚持崇高的原则,而且竞争多过合作。我们找不到证据可以证明此种历史悠久的行为模式已有改变,或是在未来数十年中会有所变化。

在逐渐显现的世界秩序中不同于以往的是,这是美国有史以来首次面临的既不能退出又不能主宰世界舞台的困境。美国无法改变自有史以来便深自期许的使命,也不应希望有所改变。美国刚走入国际社会时,正值年轻力壮,也有实力让全世界顺从其对国际关系的理想到一九四五年二次大战终了时,美国国力之强(全世界的总产值中,美国一度便占了35%左右),仿佛注定她要根据自己的偏好来塑造整个世界。

约翰·肯尼迪总统(JohnF.Kennedy)在一九六一年充满信心地宣称美国强大到足以“付出任何代价,承受任何重担”,以确保自由胜利成功。三十年后,美国已不具备坚持立即实现其所有愿望的实力而另一些国家已成长为强权大国。美国现在面临在不同阶段达成不同目标的挑战,而每一目标均是美国价值及地缘政治需要相结合的产物。 新出现的现实需要之一是:同时存在着几个实力相近国家的世界,其秩序必须建立在某种均衡的观念上,而这是美国向来难以接受的一种观念。













[ 本帖最后由 玖羽 于 2007-10-24 01:07 编辑 ]




欢迎光临 机动战士联盟MSL (http://bbs.cnmsl.net/) Powered by Discuz! 5.5.0